7月1日 | * | 「各界鬥委會」發表〈關於反英抗暴鬥爭的幾個問題〉(附件十二) |
* | 罷市令市面蕭條,引致十多家酒樓倒閉。 | |
* | 抗暴捐款已超過二千萬元。 | |
7月2日 | * | 罷市結束,恢復營業。「各界鬥委會」主任楊光號召準備再度出擊。 |
* | 海運工人罷工,使貨輪裝卸困難。
|
|
7月3日 | * | 長沙灣中孚國貨公司附近,一名英警一下車便開槍,隨後其他「防暴隊」亦有人開槍射傷一男子一小童,引起群情沸騰,雙方對峙到深夜。 |
* | 船灣漁民包圍警車,救出被擄的四名學生。 | |
更多資訊 》》
相關資訊 - 1967年7月3日
7月3日,據《文匯報》稱,四天大罷市於昨晚「勝利結束」。「港九五行小販和工商界各行各業共六十三個單位鬥委會,經過四天的反英抗暴聯合大罷市,顯示了威力。
有力地警告了港英帝國主義:市場經濟完全控制在中國同胞手上。四天的聯合大罷市,港英完全失去控制市場經濟的能力。港英在大罷市的浩浩蕩蕩的大軍的壓力下顯得寸步難行,
動彈不得。」「大罷市於昨晚勝利結束。今天,工商界各行各業六十三個單位鬥委會恢復市場供應。對香港市場的控制,能發能收,主動權在我們手上。」
同日,外貿部駐港機構華潤公司、五豐行、德信行有限公司、華遠公司就港九工商界聯合大罷市勝利發表聯合聲明稱,「為了維護民族尊嚴,為了捍衛毛澤東思想,為了反擊港英法西斯鎮壓,港九工商界從6月29日至7月2日舉行了為期四天聲勢浩大的聯合大罷市。這一正義行動,受到了全港九愛國同胞的熱烈支持,有力地配合了工人聯合大罷工,加倍痛擊港英帝國主義,給予港英統治沉重打撃,在政治上和經濟上出現了—片混亂景象。我們謹向參加聯合大罷市的愛國工商界同胞致以崇高的戰鬥敬意。」 港九各業工人反對港英迫害鬥爭委員會今日發表聲明稱,「港英機構工人大罷工已昂然進入第四週!二十路產業大軍正以沛然莫之能禦之勢勝利進軍,奮勇前進!形勢好得很!我們興奮,我們鼓舞,我們歡呼!我們再一次向英勇的罷工工人兄弟致敬!」聲明又稱,[必須指出,我們的聯合大罷工和聯合大罷市,矛頭是直指港英,絕不指向廣大的各界同胞。為期四天的聯合大罷市已取得輝煌戰果,勝利結束。從今天起,所有來自祖國的糧副食、雜品和建築材料等,都應當向港九同胞作正常供應。這不但關係照顧罷工工人生活,而且是關係全港愛國同胞的食用問題。所有參加反英抗暴的罷工工人,特別是水陸運輸罷工工人,必須擔負這個運輸國貨的光榮任務。所有經營國貨的有關機構,必須向水陸運輸各有關的鬥委會接洽,由各該單位特別派出專職罷工工人 和專用運輸工具負責運用。運輸費用撥交鬥委會,專作支持罷工之用。 否則作破壞罷工論處。各單位派出工人及運輸工具,必須懸掛專用標誌,以資識別。」 香港《文匯報》 1967年7月3日
7月3日,晚十時左右,九龍深水埗荔枝角道逾千群眾麕集騷動,警方鳴槍鎮壓。據4日《明報》稱,「昨晚十時左右,九龍深水埗荔枝角道匯豐銀行分行及中孚百貨公司門前,逾千人圍觀警車。警方勸諭途人返家中,其間發生爭執,突然槍聲連續數響,有人目擊一個外籍幫辦曾有所動作。隨覩兩女一男中彈,一個中彈男子逃去,其餘兩女昏迷狀態中,被送院搶救。其一重傷。事後,警員退入匯豐銀行分行之內,散而復返途人,逐漸圍集於荔枝角及南昌街一帶,整夜不散,情勢緊張,深水埗警署星夜採取戒備措施,以防萬一,關閉鐵閘。」 香港《明報》 1967年7月4曰
7月3日晚上,深水埗荔枝角道近南昌街的匯豐銀行分行警鐘誤鳴。本來是一樁小事,警方竟出動三輛巡邏車到來,剛巧銀行位於中孚國貨公司的貼鄰,許多人以為警方對付左派公司,附近聚集了許多看熱鬧的群眾。警方看見人群聚集,恐慌起來,竟然召來七、八輛防暴車,如臨大敵。當年的群眾情緒是:警察出動得越多,群眾來得越多;警察越是惡形惡相地吆喝便會惹來更大的反感。於是人群起哄, 甚至向警察拋擲垃圾、石頭,一名外籍警官拔出佩槍,連發數響,砰砰槍聲過後,擊中三個人,一個是52歲的郭姓婦人,第二個是39歲 的馬姓男子,第三個是15歲的陳姓學生,都是圍觀熱鬧的街坊。 《香港左派鬥爭史》 周奕著 P.267
|
||
7月4日 | * | 麵包工人八成停工。 |
更多資訊 》》
相關資訊 - 1967年7月4日
7月4日,新華社自北京發出電訊,提前發佈《人民日報》5日題為「放手發動群眾,進一步壯大反英抗暴鬥爭隊伍」的社論全文。這是《人民日報》自「反英抗暴」鬥爭以來的第二篇社論,社論稱:
六月二十四日開始的規模壯闊的香港五萬工人聯合大罷工,震撼了港英帝國主義,顯示了工人階級的強大威力。香港其他階層的愛國同胞,積極響應這次大罷工,奮起以各種形式展開群眾性的鬥爭。學生罷課,小商小販和部分愛國工商界罷市,聲勢浩大的各行各業的群眾鬥爭,正在政治上和經濟上,給予港英帝國主義以越來越嚴重的打擊。 革命的群眾運動越是深入發展,鬥爭就必然要更加尖銳,更加激烈。反動勢力越是接近死亡,也必然地越加猖獗。港英法西斯當局為了維持其搖搖欲墜的統治,正在進行著瘋狂的掙紮。它接連不斷地殺害我愛國同胞,逮捕判刑上千人;它繼續頒佈法西斯法令,大批解僱罷工工人,對香港工人和愛國同胞進行威脅利誘,使用了各種各樣的卑鄙手段,破壞我香港愛國同胞的抗暴鬥爭。 我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教導說:「不管中外反動派如何猖獗(這種猖獗是歷史必然性,毫不為奇)我們是能夠戰勝他們的。」一切內外黑暗勢力的猖獗,不但表示了這些黑暗勢力的還有力量,而且還表示了它們的最後掙紮,表示人民大眾逐漸接近勝利。英帝國主義是困獸猶鬥,它們的壽命已經不長了。 目前,擺在香港愛國同胞面前的任務,就是再接再厲,把這場反英抗暴鬥爭堅持下去,奪取偉大的勝利。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就應該放手地發動群眾,以工人階級為核心,團結香港一切可以團結的反帝愛國力量,不斷鞏固和壯大反英抗暴鬥爭的隊伍。 香港同胞的反英抗暴鬥爭,是侵略與反侵略的鬥爭,是中華民族一百多年來反帝鬥爭的繼續。萬惡的英帝國主義在香港幹盡了壞事,犯下了數不清的罪行,欠下了還不完的血債。它是香港四百萬同胞最直接最凶惡的敵人,是中華民族的敵人。一切有愛國心的香港同胞,應該而且一定會遵從毛主席的教導,團結在反帝愛國的旗幟下,投入反英抗暴偉大鬥爭的洪流。 香港的四百萬同胞,大多數是愛國的,是反帝國主義的,是要革命的。香港的工人、農民、漁民和其他勞動人民,以及所有愛國的同胞,忠於我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他們熱烈嚮往強大的社會主義祖國,他們為祖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而鼓舞。特別是祖國正在進行的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使他們受到了極大的教育。廣大的香港愛國同胞,熱情地學習偉大的毛澤東思想,用毛澤東思想來武裝自己。在這場反英抗暴的尖銳鬥爭中,香港愛國同胞的革命覺悟空前提高。這是在香港放手發動群眾,打擊英帝國主義的最重要條件。 香港的工人,作為反英抗暴鬥爭的主力軍,要對一切愛國的人們作好團結工作,發動他們參加反英抗暴鬥爭,歡迎他們的一切愛國行動。有些人即使目前還不能加入反英抗暴的鬥爭行列,只要不是漢奸,也要向他們做工作,團結他們。 工人的罷工是目前香港反英抗暴鬥爭的主要戰場,店員、城市貧民、小商小販、學生、知識分子,以及一切愛國的同胞,都應當用各種鬥爭形式,同英帝國主義作鬥爭。特別是香港幾十萬青年學生,應當積極行動起來,同工農群眾相結合,在反英抗暴鬥爭中發揮先鋒的作用。這樣,就能夠形成對港英帝國主義的重重包圍,給以狠狠的打擊! 在香港,我們所要直接打擊的對象,是英帝國主義,是一小撮英國殖民主義者和極少數死心塌地為帝國主義效勞的民族敗類。那些在敵人營壘中為敵人做過一些壞事的人,他們應當認清形勢。棄暗投明,將功贖罪。而對於那一小撮英國殖民主義者和那些罪大惡極、怙惡不悛,甘心充當敵人劊子手的鷹犬,香港同胞完全懂得怎樣去處理他們,那就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我們要嚴厲制裁這些壞傢夥,殺人要償命,血債要用血來還。「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哪有這個道理!誰要想在香港殺我愛國同胞,而又不受到應得的懲罰,那是絕對辦不到的。 現在,在祖國七億人民的支援下,香港愛國同胞們,正在進一步動員起來,匯合成波濤洶湧的汪洋大海。敵人不投降,就叫它在香港反帝革命群眾鬥爭的汪洋大海中活活地淹死! 香港《文匯報》、《大公報》聯合號外 1967年7月5曰
|
||
7月5日 | * | 人民日報社論:〈放手發動群眾,進一步壯大反英抗暴鬥爭隊伍〉。(附件十三) |
* | 學生教育界代表將抗議書及大字報貼在教育司署門外。 | |
* | 九龍船塢勞聯工會發緊急通知,決採四項措施回擊廠方:1.不回廠「出糧」,不接受重新登記;2.展開學習人民日報7月5日社論;3.警告破壞罷工者;4.受騙工友必須立即回頭,迅速歸隊。
|
|
7月6日 | * | 「各界鬥委會」強烈要求港府交出七位烈士遺體。 |
* | 澳門支援會匯來五十萬元,支持香港同胞。 | |
* | 憲報稱五月份香港資金流出十二億元。 | |
7月7日 | * | 為支持香港海運工人罷工,中國出口貨物暫不經香港港口。 |
7月8日 | * | 沙頭角警察與示威者爆發衝突,雙方開了不少槍彈,互有死傷。 |
* | 深圳橋頭出現民兵武裝示威。
|
|
更多資訊 》》
相關資訊 - 1967年7月8日
7月8日,沙頭角邊境發生激烈槍戰。據翌日《明報》稱,「中英邊境昨日激烈槍戰中,港警五名死亡,十二個受重傷。傳大陸民兵亦有死傷。港警八十人曾受困,
被英軍啹喀部隊一連以連續七分鐘之密集火力拯出重圍。在衝突中,民兵曾使用輕機槍及槍榴彈(以槍發射之手榴彈),啹喀兵亦出動鐵甲車及過山炮,
列陣於鹿頸及沙頭角區。」有關槍戰發生的原因及經過,
《明報》又稱,「在昨日上十一時,大陸群眾三至四百人,在沙頭角華界內,舉行歡送大會,以歡送上月26日,在港境『鬥爭』之人士重返港界。 而在港界之沙頭角鄉民,亦列隊邊境,準備迎親人。(按:上月沙頭角事件中,有百餘『鬥委』及示威者逃入華界,一直寄宿於學校內), 此麕集人群在港界沙頭角警崗對開處叫囂,並朝港界擲石。警崗矗於邊境 一百碼外,故其間氣氛已甚緊張。」「惟在此之前,港警已獲情報, 在昨日拂曉之前,加派四分隊防暴隊進駐此區,每分隊四十人。在昨晨九時,經已換班。十一時許,麕集情況既成,接防者乃列陣於中英街上, 面對群眾,此街一變開二,半港半華。邊界叫囂擲石最高潮時,防暴隊立以擴音器警吿各人散開,因部份群眾乃立足港界中。惟警吿無效, 三次之後,竪起警吿牌旋發木彈槍,群眾並未因此散去,警隊遂續射催淚彈。」「由於前晚大陸早有人擲魚炮來炸沙頭角警署及連續糾紛, 故此際在劍拔弩張之勢下一觸即發。華界民兵十人,以『尖兵班』的姿態,沿菜園角經江夏村,沿阡陌蛇伏推進,直落港界。用輕機槍進襲鄉事委員會建築物。 此處為兩層高洋房,第三層是天臺,早在昨晨,已有一小隊防暴隊佈防其間,使與警崗成犄角之勢。惟其中之防暴隊只攜備『市區防暴武器』, 故受長射程之輕機襲擊,全部不能抬頭,當時有十多人中彈,死者多名即在此時殉職。」 《明報》又稱,「警崗值日指揮,戰火初燃,已向邊防總部呼援,午間十二時半,英軍由『軍地』出發增援,第一團第一營啹喀兵火速開動, 在鹿頸新填地佈防,測清情勢後,以箝形攻勢推進沙頭角。」 《明報》續稱,「下午四時零五分:復爆出一連串機槍、卡賓槍之槍聲。……而被困達五小時八十名港警,在此之後被救出,離開AB兩據點。 及啹喀兵箝形攻勢擴張到頂點時,民兵全部退回華界。估計民兵曾進入港界四百碼。」 同日,港府新聞處公報中英邊境衝突詳情。中午十二時二十七分公報稱:「上午十一時後,約三百名群眾自華界衝入新界沙頭角,在該區警局外進行示威運動, 揮動著旗幟並呼喊口號。他們向沙頭角警署投擲石塊,警方人員被迫發射木彈以便驅散該批聚集群眾。數分鐘後,沙頭角鄉事委員會內建築物內一隊警員被射撃, 有三名警員被擊斃,若干名受傷。聚集群眾已散退,但未消散。今日中午警務處長命令輔助警員開始動員。」 下午十二時五十五分:「沙頭角警署仍在狙擊性射擊下。」 下午二時三十分:「沙頭角被槍傷警員有八名。其中一名傷者已死亡。」, 四時二十六分:「下午三時三十分報吿:沙頭角區警員約一百六十至二百人正在槍戰中。其中八十六名員警留於警崗,其他則駐於鄉委會『總部』, 距警局約五十碼之遙。」四時三十一分:「啹喀兵現已抵達沙頭角,並在槍戰中。」五時零五分:「第十啹喀兵團第一營現已進入沙頭角, 並開始採取軍事行動,以解救現於鄉委會被襲擊的八十名員警。駐於鄉委會警察現仍被邊界另一方人員的冷槍射擊。截至目前為止, 未見敵方有任何穿制服的人員參予這次射擊行動。」八時五十八分:「下午六時,鄉委會在啹喀兵的解困下已退出。自五時以後,該區已呈現平靜。」 事件發生後,倫敦及香港政府低調處理。美聯社倫敦今日電稱,「英政府就今日華區居民襲擊英界沙頭角一警崗事件的初步報吿,認為這是一個『孤立的事件』。 英官員對是否有中共武裝軍隊捲入這一糾紛中感到懷疑。聯邦事務部一發言人謂,根據接到初步報吿,一群華籍示威者襲擊沙頭角村,暴徒們使用漁民用的炸藥來擊毀警崗周圍的防衛網, 警方人員開火,華人則用輕機槍回擊。發言人謂,雖然香港政府曾發現襲擊者有著制服者,但他懷疑這些人是否為軍隊。目前香港政府已派遣英軍進入該村協助該地方警員平息騷動。 與此同時,北京英國代辦已接得指示,要求中共外交部澄清這一件事。發言人強調,這不是一項抗議,但僅希望澄清這一混亂局面。」 香港《明報》 1967年7月9日
7月8日,沙頭角華界高調地舉行集會,説是歡送愛國同胞返回 英界,事緣6月24日有100多人逃到華界躲避追捕。港英接到情報, 知道當日又將會有示威遊行, 決定在沙頭角大打出手。港英沒有想到 這是一個請君入甕的招數,錯誤的估計導致幾名警察送了命。 7月8日拂曉,港英悄悄地向沙頭角增派了160名防暴警。「六. 二二」之後,警方佔據了鄉聯會,有一小隊警察守在那裏。這是一幢 兩層樓高的獨立洋房, 港英的生力軍悄悄的接了防。上午十一時許, 華界群眾大會完結,群眾手持標語橫額遊行至中英街,警方認為他們 已踏足英界,便效法市區那樣:用擴音器警吿, 着令散去,群眾不聽從,防暴隊擺開陣勢,跟着便發射催淚彈了。防暴警察突然聽到「砰 嘭」的聲響傳自身後,他們回頭望去,只見鄉聯會受到實彈射擊。 發怔間,眼前喊口號的群眾個個手持棍棒衝殺過來,戴上了防毒面具的 警察動作遲緩,免不了要丢盔棄甲覓路逃命。 卻原來港英警察在中英街佈防的時候,華界一個班的民兵從田野越過邊界,迂迴推進,悄悄佔領了鄉聯會外一座小土墩,其中一部機 槍守住公路, 防止沙頭角警署的增援部隊。當港英警察發射催淚彈時,民兵立即開火向駐守在鄉聯會的警察射擊。當中英街上的防暴隊退到扼守着中英街口的警崗時, 另一隊民兵越境包圍了警崗,並投擲手榴彈。沙頭角警署距現場為一哩半,駐守在那裏的警察曾經三次在裝甲車的掩護下前往援救,但是都被擊退, 前哨兩個據點的警察就成為甕中之鱉。 槍戰成為膠着狀態是因為衝至鄉聯會的一批群眾無法撤退,扼守在該處的警察頗為頑強,他們擁有一枝卡賓槍,偶然利用天台的制高點射擊,封住群眾的退路_。 港英的高層在接到求援消息之後,他們很聰明,不派白皮膚的英 兵,而是派出尼泊爾籍的啹喀兵。中午十二時半,啹喀兵抵達石涌坳 就不敢推進了, 因為萬一推進必然發生真正的戰事。到下午四時,由 華界江夏村砲樓的解放軍以強大的火力壓住鄉聯會天台據點:射擊持 續了七分鐘,等到數十名群眾全部撤返華界這件事始吿一段落。 此役警察五死(其中兩名為巴籍)十二重傷。華界群眾死亡一人,傷一人。…… 《香港左派鬥爭史》 周奕著 P.264
7月8日(星期六)是一個高潮,港島的筲箕灣、北角有「飛行集會」,銅鑼灣、中環和西區有學生的文藝輕騎隊作街頭演出,由工人組成的糾察隊甚至把卑路乍街封鎖起來,演出就在馬路中 心舉行。在九龍的旺角,由工人、學生組成的兩支隊伍在彌敦道舉行了示威遊行。在新界,西贡、荃灣、大埔、元朗和屯門都有集會。 《香港左派鬥爭史》 周奕著 P.267
|
||
7月9日 | * |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羅貴波,召見英駐華代辦霍普森,面交照會,就「七八」沙頭角事件提出最緊急、最強烈的抗議。 |
* | 幾名碼頭搬運工人見六七個警察追打一個學生,上前支援 , 被在外圍的防暴隊開槍,其中鄭浙波及馬烈身中多槍,傷重死亡。 | |
* | 港九各處均有示威遊行,並多處發生開槍事件。 | |
更多資訊 》》
相關資訊 - 1967年7月9日
7月9日,沙頭角邊境槍戰發生後的第二天,據新華社北京電,外交部副部長羅貴波上午召見英國駐華代辦霍普森,面交中國外交部照會,
「就香港英國當局8日在沙頭角又一次製造血腥暴行,開槍打死示威群眾一人、打傷八人,對中國人民進行嚴重的武裝挑釁,向英國政府提出最緊急、最強烈的抗議。」照會稱:
7月8日,沙頭角我方群眾和九龍「新界J中國居民,為聲援 港九愛國同胞反對香港英國當局殘酷迫害的正義鬥爭,在我方境內舉行集會,會後分道舉行示威遊行。 全副武裝的港英員警和「防暴 隊」竟然對遊行返回九龍「新界J的中國居民,進行蓄謀的血腥鎮壓,施放催淚彈和開搶射擊:同時,還向我方境內開槍, 對於英方的這種暴行和挑釁,我邊防哨兵當即鳴搶警告。但是,港英警察和「防暴隊」完全不顧我方的警告,繼續向遊行示威群眾開搶射擊,一人死亡,八人受傷。 我邊防哨兵對港英警察和「防暴隊」亦進行了還擊。 兩個月來,英國政府和香港英國當局不顧中國政府的一再警告,變本加厲地對中國香港居民實行法西斯鎮壓。現在,英國政府和香港英國當局又在邊境上造成緊張局勢。 這就使得香港局勢越來越嚴重。中國政府嚴正警告英國政府,如果你們硬要同中國人民為敵到底,你們就必須承擔由此而引起的一切嚴重後果。 香港《文匯報》、《大公報》聯合號外,1967年7月9曰
7月9日,《大公報》在一則報道中鼓吹「打游擊戰」,「運用東江游擊隊揚威新界重創日寇具體經驗反英抗暴」。 報道稱,「為反擊港英法西斯當局殘暴鎮壓我同胞的血腥暴行,新界大埔區林村愛國同胞莊嚴宣吿成立一個戰鬥小組, 堅決遵循毛主席的教導:『丟掉幻想,準備鬥爭。』 林村戰鬥小組日前發出一則通吿,呼籲全新界農村的工農同胞迅速組織起來, 行動起來,在熟習地形,在天時、地利、人和等有利的環境下,採取各種各樣的方式方法,以游擊的戰術戰略,勇猛地、有效地消滅敵人!」 「戰鬥小組在通吿中説:同胞們,我們可曾記得過去威名遠播的東江游擊隊,不是在我們新界農村活躍過嗎?他們不是在農村中以游擊戰來配合新四軍、 八路軍的戰略戰術嗎?當年的東江游擊隊,不是曾予日本帝國主義以沉重的打擊嗎?」「同胞們,現在正是我們要運用當年東江游擊隊的具體的經驗的時刻了! 讓我們大家一同並肩前進,為維護中國人民的尊嚴,為桿衛毛澤東思想,為我們的子孫後代都能以我們作為好榜樣而奮勇前進吧!」」 香港《大公報》 1967年7月9日
據翌日《明報》稱,「騷亂昨日重臨港島,西區金陵戲院附近,左翼群眾派傳單,並有礙交通,警察在執行任務時,警察林祖華被起貨之手鈎挫死, 警察開槍鎮壓,兩市民因而死亡,造成三死六傷嚴重意外。黃昏時,北角再有小騷亂緊張,晨一時恢復寧靜。員警在北角華豐門前開卡賓槍一排, 另在太和街開卡賓槍射死一人。公共交通人車被襲多處衝突。警放催淚彈。天天日報汽車被焚,此區騷亂斷續廿小時深夜蔓及灣仔。另九龍普慶戲院有四十多人自戲院衝出, 叫口號,貼大字報,輔警執行職務被毆傷,曾拔槍防衛並拘捕一人,入夜後,黃大仙區巴士被焚,且有騷亂。旺角亦然。港九共六車被焚輕傷者逾十人。」 《明報》稱,「沙頭角槍戰第二天,市區群眾昨日分別又在港九地區作 『游擊戰術』之騷擾行動,包括燬車、貼標語,搗毀公共交通標誌,尤其是昨日黃昏後, 北角電車總站『華豐公司』,突然竄出數百群眾大鬧北角,形勢更惡化。由於群眾向防暴隊投擲玻璃樽,防暴隊投催淚彈驅逐他們,群眾立即散開,當防暴隊撤退, 滋事分子又再由一間公司跑出來搗亂。」「昨日有組織群眾實行游擊戰,騷擾北角、油蔴地、西環、黃大仙各處,造成一名警察喪生,多部汽車被燒毀,交通標誌被毀, 天天日報的窗戶被玻璃擲毀,據傳有十多名群眾受傷,當滋事出現每處遊行搗亂、騷擾時,附近商店均停業,昨晚北角華豐國貨公司附近商店及戲院營業,東西交通被封鎖。」 香港《明報》1967年7月10日
7月9日,中國外交部就沙頭角事件向英國發出抗議照會,文匯 報、大公報即日出版《聯合號外》,如同往常那樣,這些《聯合號外》 通過有關群眾組織在街頭派發: 是日下午五時許,福建中學的同學在西營盤大道西的校址附近派 發,其中一位15歲同學遭到防暴隊的拘捕、毆打。當時有幾位搬運工人路過,看到警察無理毆打少年,出於義憤便上前干涉,三言兩語之間便動起手來,散發在外圍的防暴隊胡亂開槍,釀成三死七傷血案, 其中警察一死四傷,搬運工人兩人斃命、一人受傷,途人有兩人受傷。 事後港府新聞處發佈消息説,「一名警察被人用鐵鈎刺斃,警察開槍驅散群眾。」……實際情況是那個叫林寶華的警察是給他們的同僚槍殺的,事後港英在死因研究庭透露了這個事實。 高級法醫官王陽坤11月16日作供説,7月10日他剖驗死者(林寶華)遺骸,其右胸乳頭上有一彈孔橫貫入體內,彈頭傷及肺葉及心臟。他在死者體內尋回該彈頭,並斷定死者之死因為彈頭傷及心、肺,引致震盪及内出血。後世的學者如果不細心查證就找不到事實的真相。 當日兩名犧牲的搬運工人是:鄭浙波,32歲;馬烈,43歲,均是潮陽人,兩人中槍達六、七發之多。死因庭宣判他們二人是「死於合法槍殺」。馬烈犧牲時,他的妻子已懷孕,年底產下兒子,取名「承志」。至於受傷的搬運工人名叫李鴻發,身中七槍,大難不死,但是港英把他判囚四年半。 《香港左派鬥爭史》 周奕著 P.265
7月9日黃昏,群眾在北角糖水道電車總站貼出了外交部就沙頭角事件發出抗議照會的《號外》。與此同時,灣仔也有人在汕頭街口貼出《號外》。警方派出防暴警到場,警到群眾散,警走群眾聚,兩個地區的情況相若,不過以灣仔區較為激烈,因為灣仔的群眾不獨在馬路上寫下抗議標語,還截停電車 ,被斥為「工賊」者紛紛棄車逃遁,灣仔街頭擺上了20多部電車而街道上看熱鬧者則人山人海。午夜時分,一名群眾被射殺在莊士頓道上。死者名叫蔡南,寶安縣人,27歲,油漆工。事後家屬多次向警方追査蔡南下落,均無答覆,十天後始獲吿知警方已將死者埋葬,而死因研究庭裁定蔡南是死於「合法殺害所做成之橫禍」。計警方於7 月9日一天之內連同西環兩位搬運工人共槍殺了三位同胞。 《香港左派鬥爭史》 周奕著 P.268
|
||
7月10日 | * | 各界組織龐大的送殯隊伍,準備為烈士舉行最莊嚴的葬禮,使港府投鼠忌器,更不敢交出烈士遺體。 |
* | 抗議港府宣佈跳級制水,黃大仙區居民示威。 | |
更多資訊 》》
相關資訊 - 1967年7月10日
7月10日,港島、九龍繼有騷亂。據翌日《明報》稱,「昨深夜十一時許,港島再起騷亂。首先,警方接獲市民電話報吿説:有逾百人在北角電車總站點燃電油放火焚燒站長室。防暴隊三百人,
遂飛馳至皇都戲院向東推進,消防車亦到場救火。由於電車站之玻璃及木料日前已受破壞,故沒有甚麼可燒的。火勢在稍後時間被撲滅。數目不詳之群眾,曾再度包圍一間報館,
但無法進行更激烈之行動。初時,曾一度誤傳有巴士被焚,惟經證實無事。本報記者抵達現場時發覺,皇都以東以迄電車總站,迅成死市,但愛熱鬧之市民仍麕集,觀看騷亂,與此同時,
北角警察無線電修理站內之警察,亦持卡賓槍戒備,幸無事發生。」
《明報》又稱,「昨日九龍續有騷亂前後共有四百人次之群眾仍然在黃大仙彩虹村、尖沙咀、彌敦道、紅磡集結,分別向巴士投擲玻璃樽、石頭,圍毆巴士司機、 穿制服英軍、追記者,有些群眾以游擊方式,向公共交通員工襲擊,威嚇,並騷擾交通,使到尖沙咀及彩虹村的交通一度停駛,昨午九龍地區有兩個巴士職工受傷, 多輛巴士被搗毀,一名男童被捕,將於今晨被控持有作非法用途工具及阻差辦公兩罪。」 香港《明報》 1967年7月11曰
|
||
7月11日 | * | 警方首次攻打華豐國貨公司,向公司內發射燃燒彈、催液彈及槍彈,傷了數名職工。警察怕樓上居民會自高處施襲,不時向上開卡賓槍威脅住客。 |
* | 警方利用宵禁,向數個左派機構宣傳櫥窗擲石頭、髹漆油。 | |
* | 因新華社記者薛平被扣押,梁威林向護督祁濟時提抗議。
|
|
更多資訊 》》
相關資訊 - 1967年7月11日
7月11日,據新華社北京今日電,外交部西歐司負責人今晚召見英國駐華代辦霍普森,「就港英當局無理逮捕新華社香港分社記者薛平以及不斷對分社工作人員進行挑釁和迫害,」提出最強烈的抗議。抗議稱:
新華社香港分社記者薛平今晨一時四十分在香港灣仔道附近進行正常採訪時,竟遭香港英國當局的武裝警察無理逮捕。薛平雖然當時出示了新華社記者證件, 但港英警察仍把他強挾上車,開往東區警署,扣押起來。事後,新華社香港分社負責人曾就此事數次向香港英國當局交涉。今晨六時, 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梁威林又曾向香港「代理總督」祁濟時提出最緊急最強烈抗議和三項要求,但香港英國當局卻仍然毫無理由地繼續扣押薛平。 我們完全支持梁威林的嚴正要求。 香港英國當局對新華社香港分社工作人員這樣明目張膽地進行挑釁和迫害,已不是第一次。早在6月25日新華社香港分社副總編輯王磊和記者陳國榮、陳明珠等都曾遭受香港英國當局武裝警員的無理阻攔和侮辱性的搜查。 香港英國當局這樣接二連三地無理干涉中國國家通訊社工作人員的正常活動,威脅他們的人身安全,對他們進行無理逮捕,這是英國政府和香港英國當局對中國人民的又一次嚴重政治挑釁。中國政府對此提出最強烈的抗議。英國政府必須責成香港英國當局立即釋放被捕人員;公開向被捕人員道歉:保證香港分社工作人員的活動自由、人身安全和今後不再發生類似事件,否則,由此而產生的一切嚴重後果,均由你方承擔。 香港《大公報》 1967年7月12日
7月11日,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梁威林,今晨打電報給祁濟時: 「就港英無理扣押我國家通訊社記者薛平事提出最緊急、最強烈抗議」,要求立即釋放薛平。抗議電文稱, 「我社記者薛平11日清晨一時四十分在灣仔道國泰戲院附近進行正常採訪時,竟遭到你武裝警察無理逮捕。薛平當即表明是新華社記者,並出示記者證件,現場警察仍不加理睬, 強力挾持他上警車,並把他扣押在東區警署。我社人員在三時半曾就此事向警察總部政治部及東區警署提出嚴重抗議,並數次要求立即釋放該記者,均橫加推宕,直至現在仍被無理扣押中。」 電報續稱, 「我認為港英當局這種侵犯記者正常採訪活動,無理扣押我國家通訊社駐港記者,這是十分嚴重的。對此,我向你提出最緊急、最強烈抗議。你必須立即釋放我記者薛平, 並公開道歉。保證今後我社記者的採訪自由。否則,一切嚴重後果應由港英當局負責。」 香港《大公報》 1967年7月12日
7月11日,晚九時零七分,港府公佈由晚十時半開始至次日晨四時半止, 港島整個北部地區,實施宵禁,即西由薄扶林道起,東至柴灣。宵禁地區包括:西區的摩星嶺,薄扶林,西營盤,西環,中環, 灣仔,銅鑼 灣,跑馬地,北角,鰂魚涌,筲箕灣及柴灣東部之一部份。警務處長戴磊華稱,為了維持安寧與秩序及防止各項騷亂事件之「升級」擴大,乃決定實施宵禁。 香港《星島日報》 1967年7月12日
薛平是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報道組組長,負責編輯工作。7月11日凌晨一時左右,薛平帶領兩位女同事來到灣仔現場採訪。當時的採訪活動已是涇渭分明,右派記者都是站在防暴隊後面;與此相反,由於警察對左派記者藉端生事,我們採訪都是站在群眾後面,但是又與群眾相隔一段距離。薛平在灣仔道與菲林明道交界處給洋警司盯上 了,因為他架着一副近視眼鏡,一臉書生氣。於是洋警司部署一隊防 暴隊向他撲過去,一直追到灣仔道與交加街交界,由洋警司親自將他 逮捕,並且控以「非法集會」和「恐嚇集會一分子」兩項罪名。 7月19日,港英把薛平解上地方法院審訊,洋警司親自上堂作證。他捏做口供説看見薛平向人群揮手作指揮,又説搜出他有濕口罩,主控官並質疑,薛平為何見到警察就走?薛平答得好,警察經常施放催淚彈,用濕口罩作為防護有甚麼不對?當採訪對象轉移時,作為記者當然要跟着轉移,這是採訪自由!他又舉起他的血衣抗議警察毆打。但是,主審法官拒絕接受被毆打的投訴,並判薛入獄兩年。 《香港左派鬥爭史》 周奕著 P.274
|
||
7月12日 | * | 港九反英抗暴鋤奸隊發表〈告香港華警書〉。(附件十四) |
* | 港府制水升級,四天供水四小時。 | |
* | 文匯報社論:〈立即行動起來,堅決戰鬥,全面反擊〉。 | |
* | 大埔鄉事會被擲炸彈,損失嚴重,無人受傷。 | |
更多資訊 》》
相關資訊 - 1967年7月12日
7月12日,港府署理布政司何禮文中午在立法局致詞時稱,「在這場將會繼續多時之對抗競爭,我們現時已經決心認定,爭取主動的時間已經來臨,我們將獲得絕大多數社會人士的全力支持,並且對最後的結果亦至有信心。」
香港《明報》1967年7月13曰
7月12日深夜,港英軍警聯隊首先攻破號稱「左派的大本營及掩護所」的港九摩托車職業總會。據翌日《明報》稱,「執行該工作的部隊,係來自港九最精鋭的防暴隊員、衝鋒隊、英軍,披上穿山甲部隊裝備,帶齊化學武器及防酸性液體膠衣。」 《明報》引述13日凌晨一時零二分官方公報稱,「警方於深夜掃蕩洛克道三一二號摩托工會總部。該掃蕩隊是由東區警司摩士領導。他們用噴焰器燒破兩道鐵門,得以進入上址。 在屋內他們發現一大批武器,包括磨尖了的鐵管。在屋內簷下則藏有很多滿載樽子的木箱及籃子。」 《明報》稱,「此際,本報記者獲悉:在攻破摩總時,拘捕了五十多人,其中人物包括不少『鬥委』。」當晚,英軍又包圍被視作左派另一大本營的北角華豐國貨有限公司,13日晨,攻破摩總香港巴士職工分會。 《明報》又稱,「昨晚十一時許,大批英軍奉命開到北角華豐土產公司,展開大包圍,由春秧街至馬寶道一帶,已築起鐵絲網,有跡象顯示,英軍可能對該公司採取行動。」「今晨警察又攻破渣華道一十二號摩托工會巴士職工分會,當時警方搜獲更多同樣武器,捕獲八名疑犯。」 同日晚十—時,九龍部份地區開始宵禁。宵禁地區包括尖沙咀、油蔴地、旺角、九龍塘、深水埗、石硤尾、大角咀、長沙灣及荔枝角。 《明報》稱,「宵禁後,筲箕灣道帶臂章之暴徒投擲魚炮,炸郵政局。 婦女被利用作運輸火藥工具。在半島廣泛地區,暴徒放火燒巴士及其他公物,一男子中槍死亡,在爆炸大埔墟七約鄉公所之行動中,幾至釀成重大慘案,按原定計劃,當時其地是召開籌組『民安促進隊』會議的,後因故延期,幸無傷人。在九龍鬧市進行之破壞活動,其形式與港島前所發生者屬同一模式。」 香港《明報》 1967年7月13曰
聯合罷工之後,位於駱克道的摩托總會每天人流川流不息,開學習班、談時事和形勢,晚上總有一、二百人在工會天台渡宿。 7月12日黃昏,摩總負責人覺得外邊的氣氛不大對勁:下午有直升機在上空盤旋,放出去在周圍巡視的哨探回報,四周增加了舉止不尋常的陌生人,加上港英宣佈港島晚上繼續戒嚴,而右派報紙這幾天在叫嚷「摩總天台藏有武器」,他們幾個負責人經過商議之後,估計港英有可能向他們工會動手,為了避免無謂的犧牲,當即決定撤退! 當天晚上,港英利用戒嚴來施虐。十時半過後,數百名軍警包圍 了駱克道、杜老誌道一帶,他們首先用拒馬在外圍街道佈防,在附近 大厦的天台上架設了機關槍陣地,再用探照燈射向摩總會所,用擴音 器喊話,着令室內人投降,但是沒有反應,於是動用燒銲器破門而入。港英對此次行動的順利大感驚奇,它只拘捕了室內三個人:兩個事務員和一個老頭子。「爭取主動」首次出師竟不能拉到一百幾十人,帶隊警司為之大感沮喪,於是把與摩總天台相連的八個單位的四樓居民一併拘捕,向右派報紙記者宣稱其中有「鬥委」,又把搜查與摩總相連的民居描繪成「迷宮」。其實這些四樓民居沒有樓梯上天台,只有一個天窗,警察無非是掀起天窗把室內的居民叫上天台加以拘捕而已。 港英搜查港巴分會是同時進行的,該會位於渣華道12號。港英派出數百名軍警把書局街、馬寶道、琴行街一帶用拒馬團團封鎖,從鄰居佔據天台後破門而入,沒有遇到反抗,拘捕了八名留宿工友。 《香港左派鬥爭史》 周奕著 P.269
7月12日發生在大埔墟大埔鄉事委員會的是第二宗爆炸案。是日下午五時半,一個名叫「大埔民安促進會」的組織要在該處開籌備會議,此類組織是因為港英意圖發動民間的力量來對抗左派。 但是會議臨時改期,在空無一人的情況下隆然巨響,警方聲稱是由計時器引爆的,不過沒有人受傷。據説,有關人士(一説是警方)於事前接到警吿電話,故此臨時取消了會議。 警方事後拘捕了一名住在大埔繖頭角村的15歲李姓少年,把他判入敎導所六侗月。 接下來發生一連串的爆炸事件: 7月12日晚上發生兩宗爆炸,均是使用魚炮,一宗發生在筲箕灣郵局,一宗發生在宋皇台,均無人受傷。 《香港左派鬥爭史》 周奕著 P.294
|
||
7月13日 | * | 「各界鬥委會」號召放手大膽地幹,不管港府鬥到甚麼水平,都奉陪到底。 |
* | 黃大仙警署被拋炸彈,引起爆炸;油麻地警署晚亦同樣吃了一炸彈。 | |
更多資訊 》》
相關資訊 - 1967年7月13日
7月13日,據翌日《文匯報》稱,「昨日十二時,黃大仙『警署』後座停車場突然發生爆炸,隆然巨響過後,白皮豬與黃皮狗有如大禍臨頭,紛紛搶出跑去徙置區站崗,又在四周『佈防』,惶惶然手足無措。」「這一聲爆炸原來是一個自製的『炸彈』被人從外投入黃大仙『警署』內而引起的。這個『炸彈』據港英宣佈是用牛奶罐裝著炸藥,上面封以石屎,再用帆布袋載著。爆炸時將『警署』廣場上停著港英鷹犬的四輛私家車和一輛電單車炸毀。」「又在昨日下午二時,黃大仙『警署』又一度緊張。據目擊街坊説,當時有一批黃皮狗衝了出來,周圍張望。原來是被憤怒的群眾將石頭擲入『警署』內。黃皮狗衝出時,機警的群眾已散去。」「油蔴地『警署』昨晚深夜也吃了一個小炸彈,一聲巨響,炸得門窗玻璃紛紛落地。警署內的白皮豬與黃皮狗,驚惶萬狀。」
香港《文匯報》 1967年7月14日
第二天(7月13)晚上,港英部署進攻九龍船塢勞工聯合會(簡稱「九塢」) 和紅磡勞校。九塢位於紅磡寶其利街44號四樓,而紅磡勞工子弟學校位於52號四樓,它們之間距離三個單位但有一條小巷分隔,九塢在天台搭起一條小木橋使之相互連接以作呼應。 7月13日晚上七時警方就開始部署,午夜時分,在寶其利街外圍佈下拒馬,四百多名軍警包圍了這兩個單位。凌晨二時, 警察首先去紅磡勞校聲稱搜作,室内馬上響起銅鑼示警, 九塢工會立即播出《大海航行靠舵手》的歌聲,高音喇叭調至最高聲調,熟睡中的紅磡區居民都驚醒過來。警方先行對付勞校,料不到遭到頑強的抵抗。於是警方佔領鄰居, 效法攻佔膠業工會那樣,鑿牆而入。從紅磡勞校上天台 過九塢工會。為了配合進攻, 警察發射了許多催淚彈和實彈。但是九 塢這邊,烏燈黑火,只有高音喇机不斷地播放歌曲。一名警察帶頭衝 過木橋,只聽到「哟」的一聲倒下了, 跟着有人影前衝、有槍聲……。警察花了將近一個鐘頭,到凌晨五時始能攻佔九塢工會。此一役,死亡一人。同進攻摩總一樣,此次警方宣稱拘捕了81人, 其實相當部分是街坊或鄰近大牌檔的伙計,而港英把兩個單位的守衛者提控25人。 此役的犧牲者何楓,是九塢工會的書記。據工友們説,當日他手 持長矛守衛在天台的小木橋旁,戳倒了進犯的警察,而他自己則額頭中槍英勇犧牲。事後我到九塢採訪時, 木橋旁還留有何楓的血漬和一小片腦漿,帳篷下面掛着的高音喇叭則有四個彈孔。我永遠記住何楓那圓嘟嘟的臉龐,上面掛着樂觀、開朗的笑容。 後來他的妻子前往殮 房認屍,旁邊的警察説:「一個搏三個,死都抵喇。」不過這句話沒 有得到官方的證實,因為九塢一役,警方沒有公布警察的傷亡數字。 港英的「爭取主動」停頓了兩天,並非休養生息而是進行戰術檢討,接下去它就改為白天進攻了。 《香港左派鬥爭史》 周奕著 P.269 事件見證 - 6位工友及1位教師的回憶 雖是40多年前的事,但兩鬢已微顯花白的夫哥還清楚記得:當時左派工會與港英確實形成對峙的局面。記得當時的「九塢勞聯」與「紅磡勞校」是有通道相連的,學校師生與工友維持著緊密的聯繫,有些工友更是勞校夜校的學生。自罷工展開後,往來就更形密切。白天,工會人來人往,熱氣騰騰。他們一起看報,留意著工潮事態的發展;學習《毛主席語錄》及唱革命歌曲;分工合作,去買菜做飯;更研究製作防毒面罩﹝豬嘴﹞,以防警方向工會施放催淚彈。由於要「守夜」﹝註:為防犯港英搜查,不少工會實施了24小時值班,由工友輪流看守﹞,不少工友索性在工會過夜。 狂熱激情 留守工會 李叔指出,在值班時,他們不難看到在工會周圍的建築物天台上,乃至近在咫尺的樓宇單位,可以清楚看到有「便衣」在搓麻雀,甚至有外籍「便衣」,日夜在監視著工會的一舉一動。 夫哥接著說:「就在7月13日的晚上,本人正留在工會。從外面傳來了緊急情報,指警方今晚會有搜查工會的行動。留守的人員去還是留,工會的領導人正在開緊急商議對策。到了凌晨12時,會議作出了『留守工會』的決定。」 坐在旁邊的松哥分析他們對工會這項決定的心理狀態:當年個個年少氣盛,血氣方剛,出於維護工人階級的合理權益,更為了捍衛中華民族的尊嚴,所以才響應號召罷了工。基於同樣的理由,對留守工會的決定亦「一切行動聽指揮」,堅決執行,且情緒極為高漲,甚至把「撤離工會」視作「逃兵」所為!當時亦不懂得慌張,馬上拿出自製的「豬嘴」來試用。松哥表示,他們沒藏有「攻擊性武器」,更沒有「炸彈」,說明白點,他們只是手無寸鐵的罷工工友。 任教「紅磡勞校」的王老師表示,開始時教師有兩種意見,有人主張留,亦有人認為應該走。但當時大家都情緒激憤,不願離去,加上收到的消息只是知道警方今晚會行事,但到底要搜查哪所工會則不清楚。所以最後的決定也與工會的相同。 當年的情況有如現在的一句順口溜: 「有前冇後,打死罷就!」然而,這群初生之犢首先要面對的是極其嚴峻與殘酷的現實: 實彈警棍 血腥體驗 「我們個個都未經戰火,一切事前的所謂防禦措施都是只憑藉一種意志支撐而已。大約凌晨4時過後,催淚彈從附近樓宇多個單位射進工會內,到了凌晨5時,警方先進入勞校搜查,再通過勞校進入工會天台,全副武裝的防暴隊從樓上及街外衝進來,見人就打就拉,不論男女。被抓著的工友,就被重重的皮靴從樓梯口踢下!我們自製的防毒面罩,只能頂得一兩口呼吸,到第三口吸入催淚氣體時,眼淚鼻水都滾出來了,哪有反抗的能力?……」松哥比劃著說。 「還記得,當時只有16歲的我,當晚正在天台值班。交更以後,就在與擴音器一板之隔的地上躺下休息。誰料霎時喇叭響起了歌聲。我惺忪地翻起身來,但從學校那邊衝進來的防暴警察正向著我壓過來……」小何對被捕時的情節還記憶猶新呢。 夫哥補充說:「當晚我亦守在工會天台與學校連接的通道口,看著喇叭播放歌曲,亦親歷了喇叭後來被警察的實彈打啞了。記得當晚初時警方施放催淚彈時,使我們嗆得厲害,便隨手拿著離物、玻璃樽向防暴隊那邊扔過去以洩憤。」 這時,老陳回憶起驚心動魄的一幕:「天發微亮,正當我們要撤退的時候,槍聲大作,我眼看到有一名工友在飛跑時中了實彈,連腸子也流了出來,卻連忙伸手把腸管撿回腹內……更有一位工友,在左避又閃時,一顆子彈緊貼他的鼻樑飛過,傷口至今還留下痕跡。至於經常臉掛開朗笑容的工會書記何楓,更在學校與工會的通道上不幸中彈身亡!」 老陳語帶肯定的說:「據悉,警方必須在天亮前結束行動,所以不惜用實彈射擊,來對付我們這些毫無反抗能力的一群。當晚,先後被拘捕的工友大約有30名。 」 |
||
7月14日 | * | 文匯報社論:〈拿起武器,奪取武器,血戰到底!〉。 |
* | 港府綁架影星傅奇石慧夫婦。 | |
* | 警察經七小時強攻入九塢勞聯工會,當場打死書記何楓;同時攻入紅磡勞校。 | |
* | 筲箕灣警署、北角電車總站同時吃炸彈;東頭村一輛警車被魚炮襲擊。
|
|
更多資訊 》》
相關資訊 - 1967年7月14日
7月14日,「今日凌晨二時,港英法西斯又出動英軍及殘暴隊到紅磡圍襲九龍船塢勞工聯合會,九龍船塢工人堅決應戰,在東方紅和大海航行靠舵手的雄壯歌聲中奮起回擊,
殘暴隊從街上及附近天臺用催淚彈及開槍進攻,會內工友則以火球擲向殘暴隊,英勇戰鬥了兩個多鐘頭,迄截稿時止還在戰鬥中。」
香港《文匯報》 1967年7月14日
7月14日,據翌日《明報》稱,「昨日凌晨,警方繼搜查『摩總』及『摩總港巴分會』之後,又在英軍的掩護下, 繼續突搜查紅磡寶其利街『九龍船塢勞工聯合會』及『紅磡勞工子弟學校』,共八十一人被捕 及搜出大批危險武器。有一人斃命,兩人受嚴重槍傷,八人輕傷。員 警亦有若干名受傷。警方是利用燒銲器破門而入及受到襲擊。」 香港《明報》 1967年7月15日
7月14日,設置在筲箕灣東大街街口的警崗於清晨被炸掉。晚上,一輛警車巡邏至東頭村時捱了兩個魚炮,有警察受傷。 《香港左派鬥爭史》 周奕著 P.294
|
||
7月15日 | * | 「各界鬥委會」發文強調同胞有權武裝。拿起武器、奪取武器,雙倍懲治港英。 |
* | 軍眷宿舍吃炸彈。 | |
* | 新華社梁威林嚴正警告港府,並謂抗暴新高潮已到,制敵死命大戰鬥已開始。 | |
* | 文匯報社論:〈痛打英軍警,粉碎敵人瘋狂進攻〉。 | |
更多資訊 》》
相關資訊 - 1967年7月15日
7月15日,據《文匯報》稱,「今日凌晨二時卅分,港英特務竟到九龍仔又一村入屋綁架著名影星傅奇、石慧夫婦。」「港英的鷹犬入屋後曾拔槍指嚇開門的房客,並在傅奇住宅內的書房進行搜查,旋於今晨三時卅分將傅奇、石慧綁走。電影界人士聞訊極為憤怒。」
《文匯報》又稱,「港英血腥迫害又升一級,今日淩晨一時五十八分,又出動英軍一連和大小警車四十輛,佈防於西區各處道口,武裝圍襲福建中學西區分校,進入校內大肆洗劫,並擄去該校看更兩人。至四時許還未撤走。 這是港英繼武裝進攻我愛國戲院、國貨公司、工會之後,將矛頭指向文化教育機構的又一極端嚴重的法西斯暴行。」 香港《文匯報》,1967年7月15日
7月15日晚上九時,荃灣舉行首次飛行集會,數百名群眾在眾安街街頭遊行,沿途張貼標語。遊行散隊之後,伺伏一旁的幾名便衣以為時機已到,馬上擒住一名貼標語的群眾,人群中閃出一名男子,手起刀落,這名便衣脅部中刀受傷,貼標語的、動手的、看風的,三名男子乘亂逃去,同行的警探拔槍連發六響均打個空。港英聞訊派出大批防暴隊在眾安街、沙嘴道佈防。這個時候荃灣鬧市街頭聚集了好幾百人,如同過去一樣,每當警察耀武揚威時群眾就報以噓聲。 當天晚上,警察在荃灣大開殺戒,發射的實彈不知凡幾。起先是防暴隊在沙嘴道捱「高空擲物」時,一名警目先後以卡賓槍向着廣發大廈樓上民居發射多發子彈;在橫街窄巷「捉迷藏」時,警方亦頻頻開槍,但是沒有打中目標。至深夜十一時左右,一名群眾在沙嘴道鄉事委員會樓下頭部中彈,群眾把他送到荃灣工人醫療所搶救無效。死者余秀文,惠陽縣人,紗廠工人,遺有一妻三子女。警方追到工人醫療所,把他的遺體運走。為此,荃灣工人醫療所被警方视為眼中釘,並曾遭到一再搜查。另一名死者是眾安街73號天台的住客,當晚他端了一條板凳憑攔看熱鬧,當他探首下望時被警方開搶射殺,翌日中午始被發現,他的名字無從查悉。 當天晚上,二死二十多人受傷,其中包括五名警察。 《香港左派鬥爭史》 周奕著 P.292
7月15日,受到爆炸襲擊的地方有:黃泥涌道英海軍眷屬宿舍和灣仔警署。當天晚上,東頭村有遊行,防暴隊來到,捱了一個魚炮。 《香港左派鬥爭史》 周奕著 P.294
|
||
7月16日 | * | 警方在一個上午搜查筲箕灣三家工會:五金工會、太古船塢華員職工福利部、太古車糖工會福利部,拘捕近百人。 |
* | 中午警方襲擊九巴工會,拘捕在工會開會的二百名工友。 | |
* | 人民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題為〈香港愛國同胞再接再勵堅決鬥爭〉,文章指出全國人民密切注視事態,決用一切方式給予全力支持,直至勝利。 | |
* | 警方進入工人俱樂部拘人。 | |
* | 海員工會號召全港海員立即罷工,拒運貨物進出香港。
|
|
更多資訊 》》
相關資訊 - 1967年7月16日
7月16日,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梁威林,凌晨「就港英當局出動英國陸軍,一再橫蠻無理地逮捕新華社記者,連日武裝襲擊我愛國機構, 非法綁架我愛國同胞等事件」,發表抗議聲明。聲明中稱,「繼11日清晨港英員警橫蠻無理逮捕我社記者薛平之後,昨日下午五時半,又再橫蠻無理地逮捕正在港英『總督府』進行正常採訪活動的我社記者陳鳳英、陳德穆兩人。新華通訊社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通訊社,港英當局如此明目張膽地對我國家通訊社駐港記者進行挑釁和迫害,特別是港英當局不顧我國外交部1 1日晚向英國駐華代辦霍普森提出的強烈抗議後,仍然對我社記者進行新的迫害,性質是十分嚴重的。對此,我對港英當局提出最緊急、最強烈的抗議,並嚴正聲明:「港英當局必須立即釋放我社被無理拘捕的記者;公開道歉和保證今後我社記者的採訪自由,否則,一切嚴重後果應由港英當局負完全責任。」
香港《大公報》1967年7月16日
港九各界同胞反對港英迫害鬥爭委員會今日「就港英新罪行」提出嚴重警吿稱: 7月15日下午,我愛國學校教師代表廿餘人,就港英軍警連日強襲我愛國學校、綁架教師的嚴重事件,前往港英「總督府」向「護督」祁濟時提出抗議。 港英法西斯當局竟然派出大批軍警,把前往抗議的教師代表全部逮捕。在「總督府」附近進行現場採訪的新華社香港分社記者陳鳳英、陳德穆、 文匯報記者劉桂平、大公報記者譚思俊、羅向榮、新晚報記者鄺寶文、梁麗儀等人,同時也遭到港英的武裝員警無理逮捕。陳鳳英等雖然當時都表明記者身份, 但港英警察仍把他們強挾上車,押往「警署」。 港英法西斯當局還在15日淩晨派出大批「防暴隊」和便衣特務 包圍我愛國電影工作者傅奇、石慧的九龍住宅,強行入屋,橫蠻無 理的把傅奇、石慧夫婦拘捕。 13日和14日,港英當局悍然出動大批英國陸軍和「防暴隊」,接連夜襲九龍船塢勞工聯合會、紅磡勞工子弟學校和港島西 區福建中學,開槍殺死我一名船塢工人, 上述三所愛國工會、學校,都被港英軍警破門入內,被毒打和無理逮捕的共達八十多人。港英當局的武裝軍警不僅摸黑行先,還在這兩天進行白晝施暴, 在港九市區把我愛國機構新華銀行的五名職工和培僑中學的四名教工強行綁架,實行白色恐怖。 港英的全面升級鎮壓,必然激起我愛國同胞的全面升級反抗。 我們最偉大的領袖毛主席教導説:「對於敵人力量的過高估計和對於革命力量的估計不足, 將是一個極大的錯誤。」既然港英如此不計後果地出動軍隊,對我愛國同胞實行軍事鎮壓,實行大肆逮捕,那麽,我們就更加取得主動,更加有權武裝起來, 拿起各種可以作戰的武器,或奪取敵人的武器,給這些殘暴也狠的野獸以狠狠的反擊,予以雙倍的懲罰。 香港《大公報》1967年7月16日
7月16日,《人民日報》發表題為「香港愛國同胞再接再厲堅決鬥爭」 的評論員文章。文章稱, 「英國聯邦關係大臣鮑登7月10日在英國議會發表講話,狂妄地叫囂『香港當局在英國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將採取一切必要的措施』,鎮壓香港同胞的反英抗暴鬥爭。 港英帝國主義的一個頭目祁濟時也跟著叫嚷要採取進一步鎮壓行動。英帝國主義正在瘋狂地向我香港同胞揮舞警棍和屠刀。」文章又稱,「這幾天, 赤手空拳的香港工農大眾和愛國同胞,面對著武裝到牙齒的港英帝國主義的裝甲車、 機關槍和刺刀,被迫拿起鐮刀、扁擔、木棍、鐵錘、鈎子、魚炮, 保衛自己的機構、財產和維護自己的神聖權利,抗擊港英軍警和『防暴隊』的野蠻襲擊,展開了英勇的自衛反擊。 這是香港愛國同胞對殘暴成性的港英法西斯當局血腥鎮壓的必然的強烈反應。香港愛國同胞幹得好,幹得英勇,幹得漂亮!對於英帝國主義,就是要以牙還牙,以眼還眼。」 香港《大公報》1967年7月17日
據翌目《明報》稱,「昨日白天軍警聯隊採取三項突擊搜查行動中,拘捕了左翼分子八百四十七名。其中二百人是在九龍馬頭涌道工人俱樂部拘捕的。在此之前, 當局已拘捕了三百一十五人——他們是在筲箕灣之工會及深水埗摩總九巴分會所拘捕的 (筲區被拘者八十五人)。 《明報》續稱,「昨午被軍警突破之三個筲箕灣區左翼工會為:(一) 筲箕灣道一六九號太古船塢華員職工會工人福利會會址,包括三樓及天 台。 (二)筲萁灣道一九二號港九五金業總工會香港支部,包括三樓及天臺。(三)筲箕灣道一八八號太古車糖公司華人工人福利部,如同上述兩社會一樣, 佔有三樓及天臺。由於各社均有天臺,而且成品字型互相呼應之勢。故此軍警得包圍地面及天臺,架以鐵絲網,以防有人逃脫。」「此項龐大行動於午後十二時許、 烈日當空時展開,警方連日來均在午夜舉行掃蕩行動,故此,昨午左翼人士俱猝不及防。行動之總指揮為署理警務處長伊達善,成員包括二連防暴隊, 一隊威爾殊英軍及一隊防衛軍。」「他們以迅速之行動把太古船塢之大道封鎖,另一端柴灣迴旋處通道亦然。當大包圍網佈置好後,直升機即盤旋上空指揮聯絡, 然後主力軍才進入核心地帶,閃電圍住三個工會。」「首先,聯隊用炸藥把『太古車糖工會』之厚鐵門炸開,在此之前曾以擴音器提出警吿,在未獲對方合作答覆之後, 旋撤離附近平民,方始爆門。當進入此工會時未受阻擋,並在天臺拘捕八人,稍後在『五金支部』拘三十一人,在『太古華員』拘四十六人合共八十五人。」 《明報》又稱,「除上述大行動外,同一時間——午後十二時四十二分,九龍區亦出動軍警聯隊搜索元洲街一二八號至一三六號摩托總九巴分會,另及於青山道六十六號三樓摩總九巴服務部。聯隊在監視後佈防,閃電突破,因未遭任何抵抗。統計共拘了二百三十人。」 《明報》又稱,「軍警聯隊之搜查行動第三項為,在傍晚六時四十五分,在九龍馬頭涌道工人俱樂部鄰近之僑榮大廈,進入生豬工人工會,拘捕十人,搜獲大批武器包括劍仔、鏹水、標槍。其中有三人在大廈六樓搜到,當時仍手持利刀。聯隊捕此批人物後,仍逐層搜索,搜遍所有九層樓。上述三次行動中,被捕人物女性為數不少。」 香港《明報》 1967年7月17日
7月16日,據港九各業工人反對港英迫害鬥爭委員會發言人發表談話稱,港英當局凌晨三時武裝搜查荃灣工人醫療所,中午先後武裝突襲摩托車總會九龍巴士分會、太古船塢華員職工會福利部、太古糖房華人職工會福利部、港九五金工業總工會香港支會。下午四時更武裝突襲港九工會聯合會工人俱樂部。 香港《大公報》 1967年7月17日
7月16日,港英軍警上午封鎖筲箕灣區,圍搜太古船塢華員職工會福利部、太古車糖公司華人工會和五金工會香港支會。中午突襲摩總九龍巴士分會,下午圍搜工人俱樂部。 在進攻筲箕灣三間工會時,警方封鎖了整個筲箕灣區,上空有兩 架直昇機低空盤旋。筲箕灣三間工會都拒絕開門,是警方用燒銲器硬闖的,尤其是五金支會的鐵門分外堅固,警方要用炸藥爆炸始能進入。總計警方在筲箕灣三間工會拘捕了85人(包括無辜的街坊)。為甚麼幾間會所之內有這麼多人?因為當天是星期日,以五金支會為例,在被捕的29人之中,部分是來工會開會,有的是來匯報情況或商量一些事情,都説吃過午飯就走,實際上是思想麻痺。結果遭到包圍,全部被控吿「非法集會」、「阻差辦公」、「明知有人藏械而不舉報」、「與藏械者為伍」四項罪名,雖然他們沒有反抗,不過在會所內搜出十多瓶鏹水,還有一批削尖的鐵枝和三角銼,因此有23人被判入獄六年,刑期之長,實屬罕見。 在突襲九巴分會時又是另一番樣子,九巴分會全無戒備,因為當 時工會在開慰問大會,剛剛結朿,有些工友正在落樓。結果230人全部被押送到漆咸道集中營,包括在慰問會上演出文藝節目的八位學 生。分會副主任屈鎏,書記劉榮、關偉揚等人被送進摩星嶺集中營。 在圍搜工人俱樂部時,港英就顯得更緊張了。工人俱樂部不特是 左派工人的大本營,而且是各界鬥委的辦事處。工聯會的會址原設於 灣仔,新蒲崗事件之後有大量的大小會議,因為工人俱樂部的地方寬 敞,都選擇在工人俱樂部舉行,工聯會的負責人基本上都在工人俱樂 部辦公,每天總有一百幾十人在這裏聯繫工作、商議大小事情。 工人倶樂部(簡稱「工俱」)座落在土瓜灣馬頭涌道與馬頭角道 交界,是香港工人捐款興建的。籌建時港英當然不肯撥地,工聯會募 捐到的款項不充裕,購地後剩下的資金不夠建築費,只好把40%的地 皮割讓出去,就是工俱旁邊的僑榮大廈。工人俱樂部樓高十層,於 1964年落成啟用。五樓以下租出去,有茶樓、茶餐廳和新華國貨公司的倉庫,六樓以上由工聯會使用。不知從甚麼時候開始,港英就在它的周圍佈下監視站:第一個在工俱對面的洋葵樓,第二個在中南大 廈,第三個在貼鄰的譚公大廈,構成「品」字形包圍,廿四小時監視、監聽。(工聯會的會址在洛克道的時候,政治部早已佈下監視站,該站一直未撤。)大約在半個月前,港英已派出它的軍事偵察員到工俱周圍視察,此人大概是啹喀兵,當天是穿上便裝來偵察的。而港英每一次向工會動手,這個人都曾出現在有關會所附近。 16日深夜,在天台值班的工友報吿,有輛警車停在洋葵樓側,同時有電單車在兜圈,頗為頻密,這些異象引起工聯領導人的警惕,當晚就先行疏散幾個人。他們從天台過僑榮大廈,然後悄悄地轉移到珠江戲院。第二天上午,楊光本來要主持一個慰問大會,因情況不明, 他留在珠江戲院,到警方包圍工俱時,楊光已經轉移到一間船廠去了。警察一直找不到他,到局勢稍為緩和時他始能公開露面。 話説警方上午在筲箕灣動手時,工聯領導接到消息已有思想準 備。當日下午港英大包圍之前,工俱內所有有職銜的人均奉命撤退, 只留下一般工作人員值班。下午四時港英出動警察近千把工人俱樂部團團包圍,警察先行把 樓下茶樓餐室的茶客和珠江戲院的觀眾悉數拘 捕,共達200多人,全部送去漆咸道集中營審査。但是他們不敢從正面衝入工人俱樂部,而是進入貼鄰的僑榮大廈,從僑榮天台過工俱天台,並沒有遭遇到任何反抗。警察進入工俱後,主腦人物均不見蹤 影,他們只好把工人劇團使用的道具槍拿出來示眾,於是那些右派報 紙用大字標題刊登説是搜到大批槍枝,而在内文用小字寫明是假槍。 《香港左派鬥爭史》 周奕著 P.270
7月16日晚上,一輛警車在灣仔雙喜茶樓捱了一個魚炮之後,警方與群眾在修頓球場對峙,鬥爭不是很激烈,但是卻有一名少年被老虎槍擊中,胸腹中彈,當場斃命。死者孔慶澤,15歲,冷氣學徒。晚上八時半,死者打電話回家向祖母説他剛剛游泳回來,尚未吃晚飯。半小時後,死者倒臥在灣仔道巴路士街口,伏屍處距離家門只有兩、 三個街口。死者和他的家人都不是「左仔」,家人們乖乖地聽從港英的安排,按法律辦事。在死因研究庭上,死者的家人被吿知,放槍的警察槍法不好,本來應該射腳的,不料射高了。死因庭裁定孔慶澤 「死於橫禍」。死者家人聽從勸吿,向騷動賠償委員會申請賠償(或撫恤),不料賠上律師費後卻一無所獲。清明時節,死者的父親書寫了一張字條在和合石死者墳前火化,上面寫着八個大字:「報仇雪恨! 血債血償!」(這類並非左派群眾而被警察槍殺的死者,筆者查獲的資 料是起碼還有七個人,計:7月9日蔡南中槍之前灣仔還有一人。7月 12曰元州街、大埔道各一人,同日豉油街有木匠麥志華。8月29日東頭村的何兆基。11月8日荔枝角道有兩人。) 《香港左派鬥爭史》 周奕著 P. 292
7月16日晚上,捱炸的有:漆咸道軍營和羅素街電車廠,一輛電車被炸毀。與此同時,四輛警車巡經灣仔莊士頓道雙喜茶樓捱了一個魚炮,一名警目受傷。 《香港左派鬥爭史》 周奕著 P.294
|
||
7月17日 | * | 灣仔群眾炸傷一警目。 |
* | 「各界鬥委會」號召再接再勵反擊,放膽吃掉小股敵人,武裝自己。 | |
更多資訊 》》
相關資訊 - 1967年7月17日
7月17日《華僑日報》稱,「在港府當局決心採取主動鎮壓暴動的鐵腕政策下,昨日展開全面行動,橫掃左派老巢,規模之廣泛,為香港有史以來所未見。」
「繼大舉搜捕元洲街『摩分』及筲箕灣區三間左派工會巢穴之後,昨日下午四時,警方一項更龐大之圍剿行動繼續展開。 搜捕目標為九龍土瓜灣馬頭涌道之港九工會聯合會工人俱樂部,
這個號稱為『工人俱樂部』的樓高十層建築物,實際上是今次本港暴動事件的總巢穴。」「軍警混合部隊自下午四時開始連續凡四小時餘,在先後兩次搜查的結果,
第一次拘捕了三百人,第二次搜查再捕百餘人,先後兩次總共拘捕左派分子凡四百人之眾。其行動之龐大震動整個九龍,並搜出了各式各樣足以致人於死的兇器幾大籮,
這一切都是足以證明這是一個左派發動暴動的總巢穴。」
香港《華僑日報》 1967年7月17日
7月17日,香港海員工會反對港英迫害鬥爭委員會號召海員「立即行動制裁港英。」該委員會今天發表吿中國海員書稱,「為了徹底鬥垮港英,維護中華民族尊嚴,也為了鬥垮海員招募處,爭取就業權利,我們號召全港海員立即行動起來,投入戰鬥,拒絕運輸貨物進出香港,制裁港英,與港口罷工工人攜手,徹底癱瘓香港出入口運輪,把萬惡的港英統治揑死。」「一、各輪海員即日起,拒絕運輸貨物進出香港,如船到香港起落貨物,當即罷工制裁。各輪海員到港後,即到工會聯繫。」 「二、在海外航行的海員,要立即制止船主和公司接載香港出入口貨物,並聲明,如在港起落貨物,將會受到罷工制裁。」「三、輪船到港,不起落貨物,只調換船員,不作罷工制裁。」「四、所有失業海員,不到罷工工人的船上工作,也不做替工。失業海員即到工會登記報到。」
香港《大公報》 1967年7月17日
7月17日,港九各界同胞反對港英迫害鬥爭委員會「為港英全面襲擊我愛國工會暴行」發表抗議聲明。聲明中稱,「我們必須進一步放手發動群眾,更好地把群眾組織起來,再接再厲,堅決鬥爭。我們的工人主力軍要繼續狠狠打擊敵之要害,使敵傷上加傷。各界同胞要繼續採用各種戰術,靈活機動地去困擾、反擊敵人,拖垮敵人,並且相機放膽吃掉分散、小股之敵來武裝自己。」
香港《文匯報》 1967年7月18日
據7月18日《明報》稱,昨日下午四時半,「香港軍警突擊檢查薄扶林道兩間樓宇,並拘捕五名男子和一名女子,同時搜出大批武器,
警方人員並破獲許多擴音器和一架錄音機,擴音機皆安裝於屋宇外方,當時正播送著煽動性演説。兩排警察在白立本警司領導下執行此次任務。軍警們首先向薄扶林村牛奶工人舊宿舍採取行動,這是一間八層樓宇的建築,當時仍有住戶在樓宇內,但警方人員直奔二一二室,而在此先逮捕了一名持著短刀的男子。在該男子的室內尚藏有許多鐵棍及鐵方。該名男子曾被問話,以後警方即向離此一百碼左右另一樓宇,此樓宇即為 『牛奶工人聯合會』所在地。警方在會所內拘捕被嫌疑為負責煽動性演説的青年男子和青年女子各一名,另三名藏於矮叢林後的男子亦被捕。」
《明報》又稱,昨晚十時,港府公報説:「羅素街電車廠內部發生一次爆炸,兩輛電車被毀,但無傷人之事件。
稍後灣仔英京酒家外面又發生一次爆炸。該用玻璃樽藏著炸藥的炸彈,係投向一巡邏警車,一名警目受到輕傷。由於爆炸聲響徹灣仔,夜市更形沉寂。」
香港《明報》 1967年7月18日
|
||
7月18日 | * | 深圳民兵通令香港華警起義。 |
* | 西區七號差館下午吃炸彈。 | |
* | 華革會及旺角勞校被警察衝入搜掠。 | |
更多資訊 》》
相關資訊 - 1967年7月18日
7月18日,遠東英軍總司令嘉華離港時在機場發表談話支持香港。《明報》翌日發表專訊稱:
英國駐遠東三軍總司令嘉華將軍,昨午離港返星前稱,香港局勢不致會惡化,軍警已控制了局勢,他認為香港的軍隊、警察及居民,對維持本港的治安及和平,具有信心,如果有所需要,隨時可派空軍來支援。 嘉華將軍在記者招待會中透露來港有兩個目的: (一)親自來港視察本港的情況後,與護督祁濟時及駐港三軍司令華智禮中將討論香港的局勢:(二)與香港軍政領袖討論昨日英倫發表的白皮書,對英國遠東政策對香港的反應問題。 嘉華將軍離港前曾巡視邊境沙頭角區,他表示,駐守邊境的啹喀兵團士氣甚佳。 他説:香港的第一道防線是「民心」,群衆的思想及行動對香港基本安全有莫大關係,現在因為居民有了信心,所以警察能夠控制混亂的局面,加上軍隊作後盾,香港的局面已好轉。他強調防衛香港,應是香港人民與軍警共同負責。 他又説:香港駐軍共九千人,現在已有兩架「標槍式」飛機在港,若有需要,派空軍來港不會有困難。 嘉華將軍表示,駐港兵力已足夠,不需要再增兵力來港,在最近的將來也不會減少,倘香港局勢有所需要,可以很快調派熟練而甲種裝備的軍隊來。 他特別指出,日前調港的啹喀兵團,是例行的調防性質,該決定並非因騷動事件的發生。 香港《明報》 1967年7月19日
據7月19日《明報》稱,「維持治安當局,昨日再出動軍警聯隊及防暴隊直搗左翼社團,捕人搜物及徹底塗去去煽動性標語。但,破壞治安者,亦以游擊戰術到處放火,拋擲魚炮。襲擊地點包括兩間警署及健康院等。」「最矚目之搜捕行動,為晚上八時許,警隊閃電搜查灣仔軒尼詩道二九零號至二九六號德華大廈十樓之華人革新協會。拘捕了七名男子,搜出大批武器及煽動性標語。」 《明報》又稱,「港府公報:警方在華革會內發現五名男子,皆無抵抗表示。樓宇內部掛滿左翼標語及煽動暴力的漫畫。樓宇內尚有小劇場,同時搜查出一留聲機,及許多軍樂唱片。該會領導人趙華漢(譯音)於昨日下午在馬頭圍道為警方人員拘捕。在搜查過程中,警方發現屋內一角藏有許多煽動性標語。當警方剛抵現場時,曾先拘捕了兩名男子。這兩名男子曾企圖逃脫,但未成功。」「在昨傍晚六時半,軍警聯隊,圍搜九龍白加士街港九西職女服工會,圍搜兩小時,搜出一批煽動性標語,並將該會一女子帶署。」 港《明報》 1967年7月19日
7月18日晚上,受到炸彈襲擊的有:西區七號警署、中區海旁警署和摩利臣山道郵政局。 《香港左派鬥爭史》 周奕著 P.295
|
||
7月19日 | * | 警方搜掠陽光國貨公司。
|
更多資訊 》》
相關資訊 - 1967年7月19日
7月19日,據翌日《明報》稱,「新華社記者薛平,昨在地方法院被控非法集會及身為恐嚇性集會一分子,法官裁定被吿人兩項控罪成立,每罪入獄兩年,同期執行即共入獄兩年。」
《明報》稱,「昨日警隊又在三處左翼機構捕人。」「第一項行動在黃大仙新區卅三座陽光百貨公司,因違反政府屋宇住戶條例,抗拒遷出。昨午,
當局出動軍警四百人,將該公司封閉。所有該公司貨品,暫由警方保管。該公司任何人在此一週內可向警方申請領回該批貨物,如逾一週無人領回,將予公開拍賣。該公司一個男子被警方拘捕。」
《明報》稱,「第二項行動是軍警昨午搜查新蒲崗安達大廈一個左派印刷機構及其宿舍兩處被搜查,有十五名男女就捕。並搜獲大批左派書籍,武器及護理用具等物。」
《明報》稱,「第三項行動為,昨晨八時十五分,一隊警察奉命到銅鑼灣金城銀行,清除櫥窗上煽動性標語,該行兩名職員奔出,阻止警察執行任務,同時煽動路人毆打警察,結果被警方拘捕。」
香港《明報》 1967年7月20日
7月19日,捱炸的有:彩虹道英軍兵營和廣東道警察宿舍。
《香港左派鬥爭史》 周奕著 P.295
|
||
7月20日 | * | 港澳洪門及武術界書告華警,若不棄暗投明,腦袋難保。 |
更多資訊 》》
相關資訊 - 1967年7月20日
7月20日,據翌日《明報》稱,下午港府憲報號外明令公佈即時生效之九項緊急規則中,其中有一項規定不論以口頭或文字散播虛偽報吿或聲明,而可能引起大眾恐懼與沮喪者,將屬違法。其他八項為:
(一) 法庭審刑事案有權禁止公眾旁聽。 (二) 檢去武器之權力。 (三) 啓封或封閉屋宇之命令。 (四) 與軍警合作之義務。 (五) 驅散結集權利。 (六) 阻礙軍人執行職務之罪行。 (七) 禁止舉行私人及公開會議之權力。 (八)幹擾服務隊之罪行。 香港《明報》 1967年7月21日
《明報》稱,「昨晨警方採取行動,掃清旺角及油蔴地區各左派銀行、書店、土產公司、戲院門前張貼的煽動性標語及報紙,被掃除的左派機關,對該次行動, 均頗為合作,警方沒有遭到任何抵抗,有些左派機關,前晚已自動將門前的圖文及報紙撕洗得乾乾淨淨。敏感市民推測,這可能是左派『能放能收』的表現。」 《明報》又稱,「警方掃除行動以旺角及油蔴地區為主要對象,計在油蔴地彌敦道被掃的有中南銀行,學生書店,旺角區有廣東省銀行,南洋商業銀行,中華書局,界限街的新華銀行,中僑土產公司,南華戲院。」 香港《明報》 1967年7月21日
|
||
7月21日 | * | 便衣入屋綁架中華總商會司庫湯秉達。 |
* | 中國政府限制英駐京記者之行動自由,以報復新華社記者薛平被判刑。
|
|
更多資訊 》》
相關資訊 - 1967年7月21日
7月21日,新華社提前發表《人民日報》22日的評論員文章《英帝強盜休想逃脫嚴厲的懲罰》。文章稱,
「港英當局在悍然綁架我新華社香港分社記者薛平之後,7月19日,竟對他非法『判決』入獄兩年。20日,又對新華社香港分社記者陳鳳英、陳德穆和香港的五名愛國記者進行了非法『審訊』,
這是港英帝國主義強盜製造的又一宗法西斯迫害事件,是對我香港愛國同胞和七億中國人民的嚴重政治挑釁。」文章最後稱,「來而不往非禮也。對於英帝國主義的挑釁,中國人民必須給予相應的回擊,
我國外交部新聞司受權宣佈,由於港英當局對新華社香港分社記者和其他愛國記者進行無理迫害,中國政府決定限制英國路透社駐京記者的行動自由,要他聽候處理。這是對英帝國主義的一個嚴重警吿。
中國人民從來是説話算數的。英帝國主義這樣倡狂挑釁,絕對逃脫不了偉 大中國人民的嚴厲處罰!」
香港《文匯報》 1967年7月23曰
7月21日,由於港英當局19日判決新華社香港分社記者薛平入獄兩年,並「無理綁架了新華社香港分社記者陳鳳英、陳德穆和其他五名愛國記者」,今日下午,外交部新聞司受權召見英國路透社駐京記者格雷,並受權宣佈,「由於英國政府和港英當局不顧我國政府的嚴重警吿,一再蓄意對我新華社香港分社記者和其他五名愛國記者橫加迫害,甚至非法『判刑』,中國政府認為有必要對英國路透社駐京記者格雷採取以下措施:自今日起限制格雷行動自由,不准擅自離開住所,聽候處理;同時取消以前發給他的出入境簽證。」 香港《大公報》1967年7月22日
7月21日,港英警方拘捕港九各界同胞反對港英迫害鬥爭委員會常委、中華總商會司庫湯秉達。據翌日《明報》 稱,「警方昨晨採取行動,將左派『鬥委會』主要人物『常委』湯秉達拘捕,一般人相信,湯秉達的被捕,其命運將與石慧、傅奇相同,多半被遞解往外地。港府發言人昨晚答覆記者説:『我們並無進一步的透露,關於湯秉達。』」 《明報》又稱,「昨日凌晨四時半,當警方人員到達半山區麥當奴道高雲大廈一一六號,在大廈佈防,軍裝警員用卡賓槍,對湯宅各窗戶戒備, 然後由外籍高級幫辦會同四位政治部人員按門鈴,屋內的人立刻回應,警方在鐵門外道明了來意,屋內的人隔了二十分鐘才開門。」 「警方進入屋後,湯秉達尚穿著睡衣,以事起倉猝,連眼鏡也沒有戴,當他被帶走刹那,他的太太將一件外衣及眼鏡交給他,湯秉達當時眼睛紅紅, 要求與家人話別,但被執行工作的政治部人員婉拒,湯秉達離別寓所,回頭望到流著淚的太太,流淚眼看流淚眼,似有無限愴惻。」 「湯秉達現在五十九歲,現任中華總商會司庫,有兩個家眷,一女三子。在5月間,鬥委會一成立他便成為十七名『常委』之一,與商界聞人高卓雄、王寬誠,成為鼎足而立的風頭人物。」 香港《明報》,1967年7月22日
|
||
7月22日 | * | 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題為〈英帝強盜休想逃脫嚴厲的懲罰〉。 |
更多資訊 》》
相關資訊 - 1967年7月22日
7月22日,港英當局修訂緊急規例授警察廣泛權力搜緝 「攻擊性武器」。據翌日《明報》稱,「港府憲報昨日發行特刊公佈,有關緊急規則之若干修訂,
使法律能更有效對付蓄意製造暴亂之搗亂分子之新行動。」「此等修訂之主要目的,在於使警察有更廣泛之搜緝及管制一切攻擊性武器之權力。港府認為此等修訂規則,與所有緊急規則相同,應以最符合維持本港治安目標之合理及抑制方法執行,並在認為可以撤銷時,即刻予以撤銷。」「此等新規則注意及搗亂者現時使用之武器,尤以自製武器,如盛有汽油及酸性液體之瓶子、魚炮,及其他爆炸品。」 「凡經常出入藏有軍火,彈藥,攻擊性武器,爆竹或腐蝕性物品之場所,或在此等場所被發現者,即屬犯有違法行為。」
香港《明報》,1967年7月23日
7月22日,紅磡和旺角警署捱炸。投入紅磡警署的是一個粗糙的土製炸彈,以炮竹引爆,不過炮竹響了,裏面的炸藥沒有爆炸。 出動爆炸品十多天以來,目標很明顯,都是軍警和政府機構,都 是以投擲方式爆炸的。 《香港左派鬥爭史》 周奕著 P.295
|
||
7月23日 | * | 文錦渡警署被深圳群眾圍堵、拋擲石頭。 |
* | 英資銀行兩個月內被提款十二億元。 | |
更多資訊 》》
相關資訊 - 1967年7月23日
7月23日,據翌日《明報》專訊稱,「昨日港九新界仍有零星亂事,包括擲石、燒車、擲魚炮。昨晚九時半,西區警署廣場內發生爆炸,相信這枚土製的炸彈是自皇后大道西擲入警署後面的廣場,目擊者説:當時有男子用報紙包著一個土製炸彈從西邊街門外擲入西區警署與警員宿舍之間廣場內爆炸,未有人受傷及任何損毀。」「在昨午二時五十分:九龍彌敦道與豉油街交界處,有人向一輛雙層巴士投擲燃燒彈,企圖將司機及搭客燒死,幸彌敦道居民紛紛自動澆水灌救,合力將火勢撲滅,沒有人受傷。」
《明報》又稱,「下午六時港府公佈,一群華界少年向文錦渡英界警崗投擲石塊。昨晨十一時二十分及下午三時左右先後發生同樣性質事件。 參與這兩次事件皆為十至十三歲的孩子,每次投擲的石塊不超過一打之多。約下午五時,約一百五十名村民聚集於文錦渡橋之另一端華界內。 他們並未進行任何示威和投擲石塊事件。數分鐘後即分散。至五時四十五分約二十名華界少年向英境投擲石塊及玻璃瓶。警方發言人於此事發生後發表談話稱: 這些人並未有越境的企圖,其中有數石塊曾造成警崗窗戶輕微損壞,另一石塊則損壞一屋瓦,無人受傷。提及昨日左翼報紙的報道, 謂前日文錦渡被一百名左右軍人包圍二小時之久,警方發言人説,這完全是無中生有。發言人謂,前日文錦渡的擲石事件和昨日性質相同, 僅是青少年所為,未見有穿軍裝的人參加。如果要包圍警崗的話,這些人必須越境,但此類事件並未發生過。」 《明報》續稱,「昨晨五時左右,警察突然搜查北角清華街樹人學校及培僑中學香港分校的教員宿舍。據悉:上述兩項行動未有任何收穫,沒有可疑文件及被捕者。」 香港《明報》 1967年7月24日
7月23日,港九各界同胞反對港英迫害鬥爭委員會「就港英宣佈實施法西斯法令」發表談話,號召進一步動員和組織廣大群眾,用各種鬥爭形式反擊港英。談話中稱,「從5月下旬以來,港英當局先後頒佈了十多條所謂『緊急法令』。根據這些法西斯法令,只許港英軍警破門進屋拉人,隨便截查和綁架行人,不准居民講理辯護;只許他們行兇逞暴,開槍殺人,不准我們自衛和反抗;只許他們胡亂審判,強加罪名,不准我們控訴和抗議;只許他們造謠,誣衊我們的祖國和我們偉大的領袖,誣衊香港愛國同胞,不准我們揭發他們的滔天罪行,也不准我們宣傳光焰無際的毛澤東思想。一句話,就是『只許州官放火,不准百姓點燈』,真是豈有此理!真是不折不扣的、徹頭徹尾的法西斯統治。」談話又稱,「我們必須針鋒相對,寸步不讓,進一步動員和組織廣大群眾,勇敢而又機智地同頑敵進行堅決的鬥爭。敵人頒佈各種『緊急法令』,我們就用各種鬥爭形式加以反擊。你侈談『主動』和『優勢』,我偏要狠打你的致命弱點。漢奸們販賣親英、恐英、崇英的貨色,我就要繼續大搞仇視、鄙視、衊視英帝國主義的群眾運動。」 香港《文匯報》 1967年7月24曰
7月23日,美聯社自香港發出電訊稱,經過週來警方搜查各嫌疑共黨巢穴之後,被捕的一千名左派分子,其中九百名已獲釋放。此間所提出的問題是,最近港府對已升級的共黨恐怖主義的攻勢,是否經已奏效。」「自從最近恐怖主義的浪潮及7月9日起政府採取主動,予以有力報復以來,有十四人喪生,其中一人是警員。如果由5月中旬反政府及恐怖主義開始至今,共有二十六人死亡,其間加上沙頭角邊境事件中共民兵擊斃的五名員警,則合計共死三十一人,其中警員佔十九名。」 「港府於週四頒佈數項緊急條例,更顯著的是這些條例的意義,將能對壓制香港的兩份左翼報紙:大公報及文匯報。」「在此事件中,被逮捕囚禁的人,比諸被公司辭退的工人還少。目前學生放暑假,有些是左翼學校學生,他們很容易被牽入示威巡行暴動,甚至恐怖行動中。」「在過去一星期,港九較平靜了,但許多人有些疑慮,這是否另一大風波的停息或是回歸正常和平生活的先兆。」 香港《明報》 1967年7月24日
|
||
7月24日 | * | 大批軍警破門進入香島中學搜掠;衝進東頭村新華學校,並綁走校長。 |
更多資訊 》》
相關資訊 - 1967年7月24日
7月24日,據翌日《明報》稱,「港府新聞處公佈:昨晚五時警方人員在九龍東頭村新華學校內拘捕了該校校長黃中平。黃被捕時,沒有反抗,他今次被拘包括棄保潛逃罪名。」
香港《明報》 1967年7月25日
|
||
7月25日 | * | 軍警聯手攻入上水忠信土產公司,能武的東主父女三人奮力抵抗。警方卒由後門突入,並擄走四人。 |
更多資訊 》》
相關資訊 - 1967年7月25日
7月25日,據翌日《明報》稱,「警方昨晨十一時卅分,搜查荔枝角道八百六十一號英輝修船廠,搜出訊號槍、氣槍、面罩及其他武器,與及煽動性標語等,並將四人帶返警署查詢。」
《明報》又稱,「旺角區警司林行之,於昨日下午六時半率領一隊由六十餘人組成的警方特組隊員,開抵旺角砵蘭街三四三號三樓摩托車業職工總會九龍分會與三四七號至三四九號四樓港九紡織染業職工總會及其樓宇進行搜查。由於該處天臺打通,警隊到場後,首先將天臺佔據,並封鎖各梯口後,然後入內進行搜查凡三小時半之久,結果在兩工會內搜出大批包括鐵枝、 螺絲批、刮刀與鏹水等武器及一批煽動性標語。並將兩工會內四十二男女帶返警署問話。警方是次突擊搜查行動進行順利,未遭到抗拒。」 香港《明報》 1967年7月26日
|
||
7月26日 | * | 連日來,警方對左派機構發起一連串之襲擊,今日又襲國華國貨公司及荃灣工人醫療所。 |
更多資訊 》》
相關資訊 - 1967年7月26日
7月26日,據翌日《大公報》稱,「港九地區的愛國同胞響應各界鬥委會的號召,多燃火頭,多開戰場,痛打港英落水狗。昨日一天內八度出擊,旺角、觀塘、尖沙咀漆咸道及筲箕灣警署等地均有爆炸聲。一名英軍啤酒兵被炸傷,使殘暴隊、啹喀兵、啤酒兵步步驚魂,疲於奔命。這八聲爆炸,大長港九同胞志氣,大滅港英法西斯當局的威風,贏得廣大同胞的齊聲讚好。」
香港《大公報》 1967年7月27日
7月26日,據翌日《明報》專訊稱,「昨日入黑之前,暴徒在港九發動四次血腥恐怖暴行,(一)屈地街電車總站爆炸,傷九人其中三人為男童。」《明報》稱,「昨晨十時左右,由於暴徒投擲炸彈,引致九名男女受傷。現場血漬斑斑,擠著約有三十餘名男女輪候搭電車上班,突然發出隆然爆炸聲,數名男女應聲倒地,呼救之聲隨起,人群爭相走避, 其中一名經常在上址求乞的青年男子,亦於此時炸傷手臂,扶傷逃走。 電車總站一片混亂,至警員到來,封鎖現場,將傷者送院急救後,才恢復正常。」《明報》稱,其(二)為「兩名暴徒,於昨日凌晨三時,踰牆進入油蔴地廣東道警察已婚宿舍,企圖行刺及奪取兩名在正門當值的警員配槍,經過一場搏鬥後,警察的配槍幸保不失,結果引致兩名警員受傷,一名疑犯被捕,一人逃去。」《明報》又稱,「(三)荷李活 道與樓梯街交界上海匯豐銀行分行,於昨晨四時許,被十餘名暴徒破 壞,企圖放火焚燒,為看更人發覺,立即撥電報警,惟該等搞手已逃去。」「(四) 昨午十一時中環街市南面,即皇后大道中介於租庇利街及域多利皇后街之間之交通燈柱上,被途人發覺有物懸掛其上,當時多數人都不以為意,後為附近商店中人,以事出尋常,遂將情形向警方報吿,因疑該物為有爆炸性之物體,警方接報後,立派出巡邏車先到現場視察,果見有神秘物件在燈柱上,顯見並非偶然由樓上墮物於該處,而屬於有人故意將該物懸上者,遂出動警方軍火專家,並派出警隊現場戒備,以免市民圍觀發生爆炸。」「到一時二十分,已將假人拆下,證實並非爆炸品,內邊只有報紙,一時半該處回復正常。」 《明報》又稱,「繼昨日入夜前四宗罪行之後,昨晚暴徒又製造新恐怖行動,旺角區曾經長時間封鎖。因在九時半至十時半一句鐘內, 在旺角及半島地區共有八宗爆炸,分別擲擊巴士及軍、警車輛。一名英兵受傷。警探在追捕暴徒時開槍射死一人。另兩宗爆炸發生在官塘匯豐分行前,一人受輕傷; 一在公眾電話亭中,無人受傷。筲箕灣警署亦遭暴徒投入魚炮,惟無人受傷。」「卅多名暴徒晚上九時在旺角鬧市搗亂。先在彌敦道用魚炮及莫洛托夫彈襲擊行駛中的巴士及九人貨客車, 進而縱火焚燒,並燃放爆竹助威,擾亂視聽,繼在上海街及新填地街截停數輛的士及客貨車焚燒。當探員發覺時曾鳴槍追捕。致該區一時魚炮聲、槍聲、爆炸聲響徹不已, 遠近可聞。而該處眾多行人及戲院散場之觀眾,在『呼!』『呼!』之聲響後即豕突狼奔,馬路交通阻塞, 商店紛紛關門,登時秩序大亂,初復熱鬧處迅即成恐怖世界。」 「在事發後十分鐘左右,大隊防暴隊及啹喀兵即馳抵現場,防暴隊連珠向人群施放催淚彈將人群驅散後,即將介於豉油街與亞皆老街之間一段騷動之彌敦道封閉, 並在附近橫街佈防。直至深夜十一時十分軍警始撤離該處,該區恢復平靜。」 「在是次騷動事件中,有七輛車輛(包括巴士、警車、九人客貨車及的士)被焚燒或擊毀。一名巴士司機被魚炮爆傷。」 香港《明報》 1967年7月27日
自從7月9日第一個爆炸品扔進觀塘警署之後,7月26日出現一個高潮,這一天有八次爆炸,發生在筲箕灣、旺角、觀塘和漆咸道軍營。旺角有人向警車擲石,其中一名青年被便衣開槍擊斃。死者蘇全,28歲,織毛衫工人。蘇全犧牲時,他的太太懷了孕,後來誕下一男嬰,取名「繼承」。 《香港左派鬥爭史》 周奕著 P.296
|
||
7月27日 | * | 廣州政協及工商聯集會抗議港府綁架湯秉達,傅奇及石慧夫婦。 |
* | 警方再襲三國貨公司:裕華、中藝、新中華。
|
|
更多資訊 》》
相關資訊 - 1967年7月27日
7月27日,港英出動大批軍警,分襲港九新中華、裕華、中藝三間左派國貨公司。據翌日《大公報》稱,「昨日下午一時,港英法西斯當局悍然出動兩連『防暴隊』、一連英軍,在灣仔白晝行兇,強行進入新中華國貨公司及樓上各層,進行了三個多小時的搜掠,撤走時綁走六名職工;到五點半左右,一名白皮豬和數名軍裝又衝入店內,再捕去兩名職工,總共捕去八名。」
《大公報》又稱,「數百名全副武裝的英軍、喔喀兵、殘暴隊,昨天上午十時許,在直升機配合下,大舉侵犯彌敦道裕華國貨公司,搜索掠奪達三個鐘頭。強盜們為了掩飾自己的罪行,編造了莫須有的藉口。説甚麼『警方相信昨晚在該公司附近向軍警投擲兩枚炸彈,是來自該建築物樓上。』可是法西斯暴徒除了劫掠搗亂,實際搜獲到的,不外是一批標語,還有『一個布袋,內有一批防毒面具』之類,另外連食品部做生意用的刀也帶走,可能作為誣吿的罪證。」 《大公報》再稱,「港英殘暴隊昨天向尖沙咀中藝(香港) 有限公司九龍商場嚴重挑釁,把催淚彈射進商場內,同時將中藝四名男女職工非法綁走。」 香港《大公報》 1967年7月28日
7月27日,據翌日《明報》稱:「左派搗亂分子昨晚在港島三處地點投擲土製炸彈發生爆炸,兩輛電車受輕微損毀,無人受傷。連同日間,港島有八宗發現炸彈及火藥案。(一) 晚八時五十五分,暴徒將兩枚炸彈投入灣仔波斯富街電車總廠內入口處爆炸,九號電車左邊洞穿,廿二號電車玻璃受損,防暴隊到場周圍戒備,軍火專家檢去碎片等物。疑是由羅素街方面投入。」「(二)晚十時十分,暴徒又將一個魚炮擲於北角英皇道長江工業大廈對開路心處爆炸,無人受傷,防暴隊到場捕得兩名可疑少年。」「(三)晚十時四十分,暴徒將一個魚炮投入荷裡活道員警宿舍廣場內爆炸,兩塊玻璃損裂,無人傷。」「(四) 晚十時卅分,一個藏著炸彈的稻草人,被懸掛在英皇道與炮臺山道交界一個交通標誌上,後由軍事爆破組人員,將之移開爆毀。」「(五)相同時間,附近地點英皇道與炮臺山道交界處之馬會分銷處發現的一枚炸彈,已被軍火專家移至側邊空地安然拆解。」「(六)深夜十一時,正當一小隊防暴隊員因英皇道匯豐銀行分行鐵閘發現一個懸掛著的稻草人而進行戒備等候軍火專家到場之際,警方又在對開交通標誌處發現另一個藏有罐頭炸彈之稻草人,十時十二分軍火專家到場後,將交通標誌炸彈移至五洲大廈側空地加以爆毀,時旋宮大廈及皇都大廈高處有人投擲落玻璃樽及硬物,防暴隊未有採取對付行動,……今晨零時,軍火專家又將匯豐銀行分行鐵閘之稻草人除下,將藏在稻草人頭處之罐頭炸彈取出,並安然拆解,全部過程歷時十八分鐘,有驚無險。」「昨日上午也有同樣事件,茲為第(七)項:在昨晨九時三十分,中區大道中宏興行與友邦行近維多利亞酒店橫巷,有人放置有一紙盒,疑係爆炸品,警方獲報即派軍火專家希路抵達現場為策安全,曾將該處一段西行交通暫行封鎖。軍火專家希路趨前拆視紙盒內果有炸藥,軍火專家希路將該紙盒內炸藥移走該段交通至十時三十五分恢復正常。」「(八)昨午十一時左右,英皇道近健康東街處,發現一個土製炸彈,幸未有意外發生。」 香港《明報》 1967年7月28日
|
||
7月28日 | * | 海運工人及海員罷工,致香港入口貨減四成。 |
* | 港九新界多處均發現炸彈,使軍火專家疲於奔命。
|
|
更多資訊 》》
相關資訊 - 1967年7月28日
7月28日,據翌日《明報》稱,「軍警昨晚深入荃灣左翼五個掩護所,拘紡染副主席何業,在圍搜行動中,有三十男女被捕,被圍搜的左派單位包括港九紡織染業總工會荃灣工會,南僑國產公司,工會宿舍,華懋圖書公司,中聯國產百貨公司以及兩間住宅,現場搜出大批殺人武器及煽動性武器,軍警在該項行動中,未遭到任何人反抗,棉織總工會的人,還自動開了鐵閘讓軍警入去,但眾安街、川龍道、沙咀道曾經聚結千多人,向執行任務的軍警,投擲石頭、玻璃、燒炮仗,大吵大鬧,防暴隊發射多枚催淚彈,將搗亂分子驅散,直升機也在現場上空盤旋,監視及報吿群眾的動向。這次龐大的搜查行動,係由高級警司谷巴,荃灣偵緝主任威利聯合領導兩連防暴隊十多名警探,一隊英軍及啹喀兵也出動協助,共歷四小時,完成整個圍搜的工作。」
香港《明報》 1967年7月29曰
7月28日,據翌日《大公報》稱,「港九新界昨日先後出現十多響的爆炸聲,地區遍佈新界大埔、港島中區、銅鑼灣、觀塘、九龍塘、深水埗、 旺角、油蔴地等地。」「此外,一些地區如油蔴地豉油街發現『疑為炸彈』,港英殘暴隊戰戰兢兢開到現場,『軍火專家』前來探測,但『疑為炸彈』的東西一經解開,原來是裏面只是一對爛鞋。又如德輔道中大金龍酒家附近一電車站頂上,昨晚發現一個紙盒,殘暴隊又倉惶而來。但只搜去一個紙盒,兩個空樽。」「昨日上午八時許,英皇道又發現有爆炸物,港英出動了大批殘暴隊及『軍火專家』,搞了一個多鐘頭才把一袋物體移去。」「這爆炸物是放置在銅鑼灣『裁判署』外面,用一個綠色的書包裹著。港英派出大批殘暴隊前往佈防,『軍火專家』抵達才把該爆炸物移去。」
香港《大公報》 1967的7月29日
|
||
7月29日 | * | 警方拘文匯、大公、商報、晶報及新華社記者,四報聯合發表聲明抗議。 |
* | 警方再襲紡織總工會、分會、福利部;摩托九龍分會;重生中學,拘走數人。
|
|
更多資訊 》》
相關資訊 - 1967年7月29日
7月29日,港英軍警出動大搜港九及荃灣區各左派機構。據翌曰《華僑日報》稱,
「由於連晚來北角地區連續發現炸彈及鏹水瓶投擲巡邏車事件,懷疑該處住宅樓宇被暴徒利用作為巢穴,
因此,警方當局昨晚展開了一項大規模的圍搜行動,圍搜範圍,包括英皇道之南方大廈、南天大廈及國都戲院大廈等一連三幢建築物,
這三幢建築物,都是樓高十多二十層高的巍峩建築,每一幢大廈至少有二、三百個居住單位,人口稠密,搜查行動歷時幾近三小時之久,
此次搜查行動之龎大,使北角區居民為之驚動。」
《華僑日報〉又稱,「軍警聯隊昨日夜出動,大事搜查左派工會及其他藏匿暴徒所在,港九新界均有所獲,共拘三十餘男女。」 「九龍方面,同時在三地圍搜,拘男女二十五人,起出大批武器及煽動性宣傳品。」 「<一> 旺角砵蘭街三X七至三X九號四樓港九紡織染總工會旺角福利部,為第二次搜查,拘十九人,其中兩女性。…… 隔鄰之三四X號四樓港九摩托車職工總會九龍分會, 亦於上次同被搜查且查出該會於上次供水期間放長喉引入溝渠,惡意浪費食水,昨日將其水錶截斷,實行『制水』。」 「<二> 與此同時,長沙灣道二十二號X 樓港九棉織染業職工總會。軍警到場佈防後,軍隊荷槍實彈,監視該樓。警員登樓, 當時會內男女大起驚慌,紛向後門逃奔,但卒被警員拘捕,四男一女帶上車。……」 「<三> 九龍城道三十五至三十七號X樓, 港九紡織染業職工總會土瓜灣分部,由兩小隊英軍及警員搜查,搜遍天臺及地下菜市場, 搜出利刀、三角銼、水喉鐵等武器及煽動性標語一批。」《華僑日報》又稱,「為徹底消滅暴亂之源,繼前日大舉搜查左派巢穴之後,警方當局昨日繼續在荃灣地區搜查幾處樓宇,懷疑為左派巢穴。」 香港《華僑日報》 1967年7月30日
我們習慣了晚飯後駕車出外溜一圈,如果有街頭抗爭的話,一般 都是晚飯後開始,八時過後無事發生就可以「打道回府」了。那個時 候的群眾鬥爭各自為戰,甚麼時候有動作,我們當記者的許多時候都 不能在事前獲悉,所以每晚我們都要出巡一次。土瓜灣組轄區的鬥爭 最為激烈,尤其是黃大仙、東頭村這一帶。7月29日晚上,他們飯後出巡,途經九龍城,看見警察圍搜紡織染支會,於是兩個人下車留在九龍城。採訪車去到橫頭磡,那邊正在搞飛行集會,打鑼打鼓,唱歌跳舞,氣勢頗大。他們在那裏碰到《文匯報》的黃一溜和《大公報》 的王寧,這兩位記者是負責「點」的,而我們九龍組是負責「面」的。 飛行集會的時間不長,大概十分鐘左右,在防暴隊來到之前就散隊了。黃一溜二人因為汽車有空位,就乘搭這輛順風車,想不到這輛車子早就被特務盯上了。採訪車從橫頭磡開出,轉入東頭村道就遭到兩輛特務車子的前後夾擊,強迫採訪車停下,車上六個人連司機被挾持上警車送到黄大仙警署。 在警署內,警方宣佈拘捕五名記者,四間左報各佔一名,還有一 位是新華社攝影記者,控以參加恐嚇性集會、發表煽動性言論、藏有 煽動標語三條罪名,司機則予釋放。如同對付薛平一樣,在法庭上, 港英同樣地指派探員捏做證供,説看見記者們在現場舉手叫口號,又 説看見隊伍的指揮者一再向記者請示……。不過他們面對的是五名資 深記者,不像薛平那樣單打獨鬥。記者們分出兩人任「主攻手」,其 餘三個人則作補充,把港英的探員盤問得直打哆嗦。儘管探員的證供矛盾百出,法官仍是判五人入獄三年。黃一溜、陳子峰二人因為擔任「主攻手」,在羈留所內一再遭到毒打,傷勢最重。 《香港左派鬥爭史》 周奕著 P.275
|
||
7月30日 | * | 全國總工會再匯來一千萬元,支援香港同胞。 |
* | 澳門舉行支援香港鬥爭大遊行。 | |
更多資訊 》》
相關資訊 - 1967年7月30日
7月30日,據《文匯報》稱,「新華社香港分社就港英帝國主義在29日晚又一次無理綁架我社記者羅玉和以及其他五名愛國報紙記者和汽車司機的嚴重事件,
於30日凌晨發表聲明」,聲明稱,「港英帝國主義繼7月11日和15日先後兩次無理綁架我社記者薛平和陳鳳英、陳德穆以及五名愛國報紙記者,
並經我國政府向英國政府提出抗議之後,又於7月29日晚八時二十五分在九龍橫頭磡區無理綁架正在進行正常採訪活動的我社記者羅玉和以及《文匯報》記者黃一溜、
《大公報》記者王寧、《商報》記者陳子峰、《晶報》記者吳在城和《文匯報》採訪專車司機馮柏根等六人,這是港英帝國主義對我新華社香港分社和愛國報紙的又一次嚴重政治挑釁,
是港英帝國主義蓄意堅決與我七億中國人民為敵的瘋狂行徑。我社對此感到無比憤怒,我們最緊急、最嚴重、最強烈地抗議港英帝國主義的此一法西斯暴行。」
香港《文匯報》 1967年7月30曰
7月30日,據翌日《明報》稱,「昨日港九各地又發現超過廿個炸彈, 其中多數是假的,但最真而又爆炸力最大的一顆,是放在費彝民『鬥委』所參加的會社——鄉村倶樂部門前的。看來,收了錢的暴徒矇查查,竟然連『分區老闆』所參加的會所也要炸毀它。不過,猶幸街坊馬上報警,由軍火專家將之爆毀。當時是下午六時十分,黃竹坑鄉村俱樂部門前發現上述炸彈。(按:費氏為《大公報》社長,『鬥委』副主任 委員,地位僅次於楊光。)」
《明報》稱,「發現其真炸彈的地方,計為:(一)港島淺水灣酒店。(二)九龍亞皆老街。(三)九龍太子道二百四十五號。(四)九龍覺士道德成街巴士站。經調查後而證實並非炸彈的地點計為:(五)在上午三時五十六分,老虎岩徙置區。(六)六時,尖沙咀疏士巴厘道。(七)六時十七分,馬頭道圍。(八)六時 廿五分,觀塘裕民坊,(九)七時十二分,大角咀。(十)八時零四分,尖沙咀金巴厘新街近天文臺道。(十一)八時十分,紅磡漆咸道佛 光街口……」
香港《明報》 1967年7月31日
|
||
7月31日 | * | 警方再搜兩家工會:絲織及搪瓷,拘20人。 |
* | 回擊警方拘四報記者,各界之鬥委會及戰鬥隊決定大辦小型戰鬥報。 | |